第(2/3)页 (冬): 红炉黑炭炙寒冬,炭炙寒冬遇雪风,风雪遇冬寒炙炭,冬寒炙炭黑炉红。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 苏看后连声叫绝,原来秦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外游玩的生活情趣,其读法应为: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自己亦曾作过一首咏镇江金山的回文诗。北宋时的金山,座落在长江之中,山势巍峨,庙宇雄伟,浪潮起伏,景色十分壮观,苏用回文诗对此作了真实的写照: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钩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因是回文诗,它也可倒读: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钩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有一座山寺的墙壁上,也写有这样一首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把诗从最后一字倒着回来念,也不失为一首音韵抑扬的好诗: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月,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宋代的李禺曾作过一首《寄怀一首》的回文诗,此诗的妙处在于顺读是儿忆父、妻忆夫,而倒读则成了夫忆妻、父忆儿! 顺读是: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倒读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