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水泥作坊的外围,那些水力设施所在的河道部分,就是用水泥加固的。 “回陛下,我们村老少齐上阵,又雇了周边村子的壮年劳力帮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翻修。全部费用大概在三百贯左右。”张一凡马上回答道,“因为要赶在雨季之前完成,费就贵了一些。而且这水泥房和水泥路都有不足之处,当下也只能将就而已,等过了雨季,有时间了再修修。” 朱元璋听着这些细节,知道张一凡竟然把感恩图报看得那么重,这让他对张一凡又多了一份好感。 好在只是三十里路而已,快马赶路,并不需要太久时间。 张一凡的急切,朱元璋已经有印象,如今更是加深了这个印象,感觉这个张一凡为他女儿竟然如此在意,好感又多了一分。 张一凡肯定不会要别的赏赐,只求能当驸马。这么一来,自己就能如愿了! 想着这个,朱镜静就把自己给甜化了。 朱元璋听了,也是有点意外,在派人去找的过程中,便好奇地问起张一凡的情况。 朱元璋听了,在心中合计着,一百多户人家,大约是一户人家出三贯,大约干个一年的收入,省吃俭用之下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和环境,真得是可以啊!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心中有数。也是如此,他看到这两层水泥楼才会多一分震惊。 但是,这不妨碍她已经在想象,他爹震惊之后肯定会把那么好用的水泥定为国宝,然后要重赏张一凡。 朱元璋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没有对此说什么,只是背着手,踱步走了进去。 朱元璋带着人过来,不用说,立刻就看到了水泥修筑的河道,和那些没有水泥修筑的河道对比。至于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说朱镜静,只是说钱是朱棣给得。反正确实是朱棣给得,朱棣也在身边,可以证明。 到了地头之后,只是抬头看到柳家村时,他便愣住了。一如之前的太子妃、朱棣等人一样,震惊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普遍都是平房的年代,特别是在从未见过水泥的人面前,突然出现一个村子全部都是水泥修建的两层楼,隐于许多已经长出嫩绿枝叶的柳树间,真得是非常震撼的。 在他进去之前,已经有近卫先行进去戒严了。 朱元璋当然不管这些,进了门,是个院子,地上大部分都是水泥铺就,进入房子,摸摸墙壁,四处转转,甚至还去了楼上,到了阳台,眺望下附近的景色。 于是,他当即一挥手,就带着文武官员前往河边。 朱元璋坐久了金銮殿,难得这么跑一次,让他回忆起了当初还是红巾军时候的南征北战。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起来,身上的热血仿佛又燃了起来,让他的心情很是不错。 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去传旨水泥作坊的那些人过来开工,却没找到人。 水泥修建的房子,在外观上也和这个时代的房子不一样。 在张一凡去换衣裳的时候,那个被抢了马的侍卫,终于赶回来了,给朱元璋禀告了情况。 他为了镜静,如此之拼,也不枉镜静在后宫发的脾气了。 站在村头第一家,朱元璋当即吩咐道:“把此间主人叫来,说朕要看看他的房子!” 不知道多少快马在这条官道上踩踏,泥水飞溅,让不少已经开始养尊处优的文官都受了罪。 胡惟庸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后,看着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很满意,但是,他不满意啊! 他在想着时,张一凡已经主动说道:“陛下,可移步去河边一看,那边有一段河道是用水泥修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