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整个过程中,他一句话都没说。 其实,元末明初的大部分汉人聚集的村子,偏僻一点的,都是以茅草房为多。 …………………… 一直到朱元璋参观完了张一凡的家,再沿着水泥路一路走下去。这其中,也随即参观了另外几户人家,等到走完柳家村的主干道,看到所有的房子皆是一样布局后,他才看向张一凡确认道:“用水泥修建这个村子,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钱?” 朱元璋一听,当即点头。这个水泥这么好用,那是如何烧制的,他当然也是有兴趣了解的。 不得不说,朱元璋其实也是一个颜控。他之前开设科举时,原本排名第一的才子郭翀就因为相貌不为他所喜,就点了另外一个人吴伯宗为状元。 至于其他文官武将,也皆是没有说话。只是如同朱元璋一般,在打量着眼前的新鲜事物。 此时,在马皇后这里,她其实是已经认可张一凡了。但是,最终决定的,还是朱元璋。 朱棣在边上听到,便开口答复他道:“这个简单,边上这个就是水泥作坊,不妨让他们现烧制一遍,父皇便能知道个大概了!” 燕王朱棣在边上听到,给他补充道:“父皇,儿臣见过翻修前的村子,都是茅草房!” 这不,听得差不多之后,他都有兴趣和张一凡聊天道:“你为何会想到要成立一个村社这么奇怪的东西呢?” 随后,朱元璋带着一大群文官武将,赶往柳家村。 那怎么办?就不做点什么? 眼珠子一转之下,胡惟庸便立刻抢先一步,在朱元璋定性之前,就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个水泥的价格也是关键,不能光听这水泥多少钱,总要眼见为实,估算出真正成本才行!” “陛下,据村里人说,那些人担心张一凡,就在张一凡赶去京师之后,也跟着去京师找他了!” 在经历过三十里的泥泞官道之后,踏上这水泥路,绝对有一种鲜明的对比感受。 如果这个水泥被朱元璋定为国宝的话,他多没面子,被打的脸,过去这么久了,只要一想起来,就还隐隐作痛呢!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水泥真得是闻所未闻,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个非常有用的东西。包括修筑边疆长城以及城池等等,都能用到。 柳家村一行,她肯定是没法去的。甚至从此以后,在事情有个结果之前,她估计都出不了宫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刻想起张一凡说这个水泥用在兴修水利方面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朱元璋领着一大堆文武大臣,驱马踏上了水泥路时,一个个也都低头去关注那水泥路,眼神中都是好奇。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顿时被张一凡描述的前景给吸引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开创的大明帝国,那是远超汉唐,而他,也会是千古一帝,不为过吧? 他正高兴着呢,却听李善长忽然一声冷喝道:“好大胆,你乃一介草民,位居乡村之下如何能想到陛下?该不会是想着以此吸引刁民造反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