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目光短浅-《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有时候,人出名了也不是好事!
另外那个侍卫听了,也提醒道:“殿下不是派人说了,韩国公心眼小,你要小心提防。指不定以后真有他的人,会过来闹事呢!”
不过这一次,他才刚写了一会,忽然一下放下了毛笔,用手一拍自己的脑门道:“我是个傻缺,大傻缺啊!”
过了一会之后,他忽然喊话叫进来一个家仆,吩咐他道:“暗地里散布消息出去……”
他不知道,他的那个毛笔字的手稿,有被送去燕王府,甚至还送到了东宫和朱元璋的案头,甚至其他关注他的人,也都先后看到了他的真迹。
燕王朱棣,太子朱标和太子妃等人见了,摇头失望。
对此,张一凡肯定没意见,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比如说,一脚踹个篱笆,就有村民跳出来说这个是皇帝摸过的,你好大的胆子敢踹?
又比如说,你敢打人,他可是在皇帝面前露过脸的,回头就去告你御状!
如此种种,反正就是扯虎皮当大旗,狐假虎威的思路。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都已经学了,大部分的意思,他本身就知道,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问下郑敬学也就知道了。
“你的字写得难看不说,都写得太大了!”
“嗯,我去找点东西!”张一凡兴奋地说着。
柳家村这边,慕名而去的城里人,再去之时,就开始不时听到有关洪武大帝的故事了。
………………
一段时间之后,他放下毛笔,有点高兴地说道:“果然猜得没错,脑子用得勤快,这记性就越好了!该是没错,基本上都默写出来了。”
不过随后,他就遇到难题了。
就在他刚走不久,郑敬学按惯例到了柳家村,知道张一凡出门去了,他也没在意,自己上楼去检查张一凡的功课。
“呵呵,别以为我离开了你就不行了!”胡惟庸咬着牙自言自语道,“等着瞧好了!”
比如,韩国公府这边,李善长听到丁斌回报,怀疑张一凡在扮猪吃虎,费了心思,也搞到了张一凡的真迹。这不,韩国公世子李琪放心地哈哈大笑了:“就他,也敢和我比试才华?”
总之,只要有人看了张一凡写得字之后,基本上都已经把他给否定了。
至于张一凡自己,则还是在跟着郑敬学读书识字,顺便每天听下南京城里传来什么消息。当然了,静静的消息,他也打听,但是多半是没消息。
至于张一凡自己,当然也是非常努力了。
至于胡惟庸自己,从第二天开始,他放下了身段,不再拒见那些没影响力的偏远地方官员,以此显示他这个宰相的低姿态,以贤相之姿笼络更多的官员。
怎么办?
郑敬学一开始还怀有希望,觉得张一凡是天纵奇才,让他抓紧时间练字,说不定能像识字一样,几天时间内就能写好了。
不过没办法,身处这个时代,只能适应这个时代,至少如今的张一凡,还做不到让这个时代适应自己。
张一凡不可能每天就待在屋里的,这出门的时候,也是他们放风的时候。
郑敬学都有种恨不得自己替张一凡写字的冲动,这让张一凡也有点羞愧。没法子,郑敬学的毛笔字,写得很小却又好看;可是,他自己的字呢,压根写不小,连一条线都能粗细不一。
看着桌子上的那些写了字的纸张,郑敬学不由得还是摇头。虽然是有点点进步,但是,这个字还是难看啊!
他一边收拾一边摇头,就想着挑几张写得好一点的,拿回去给燕王过目,或许还能让燕王开心点。
结果这一翻之下,他顿时就愣住了。
暂定每天的更新还和公众章节一样定在每天早上7点,谢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