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想起了以前-《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一听他的这个话,所有人不由得无语。

    朱元璋心中这么想着,自然不会介意张一凡的这点小小请求,便让一个宦官去外面取张一凡的专用笔了。

    他正在想着呢,却听到朱元璋在说话道:“张一凡,你可有意见?”

    此时听到皇帝还要出一个考题,他也只是听着而已。

    父皇这也太拉偏架了,明明知道张一凡在一个月前才开始启蒙,那字写得比自己还瞎,然后还要他写一首有关大妹的诗词,这不是要给张一凡打零分么?

    李善长听了,心中却是大喜,他敢肯定,皇帝这是给他儿子机会。

    刚平定滁州那会,意气风发地李善长就投靠了自己,向自己建言,以汉高祖为榜样,让自己第一次树立了争霸天下的目标;

    他还举荐了各种人才给自己,也替自己安抚那些投诚的人才,使得自己麾下人才越聚越多,实力也变得更强大。

    说真的,她有点不乐意了。但是在臣子面前,还有儿子面前,还是以朱元璋为重,不好说什么。

    朱元璋看到李善长的眼神,不由得一愣。因为他从未在李善长这里看到过这样的眼神,一时之间,让他一下回想起了以前。

    从前面两题的回答上来看,他其实是很满意张一凡的回答。可是,谁让李善长给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如今竟然在哀求他,他怎么也要给个面子才好的!

    大不了,回头给这个张一凡安排一个可以的官职好了!

    还真别说,张一凡想着自己和朱镜静的事情,脑子转了几转之后,还真被他想起了一首有名的诗。这首诗,还是明朝时候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有所感,朱元璋竟然在这时候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才转回头说道:“今次的比试,归根结底,还是朕选驸马。因此,伱等就以朕的大女儿为题,写一首诗词,给朕看看你们的文笔如何?又是如何写朕女儿的?”

    准确地说,钱还好说,直接印就是了。但是粮呢?大明宝钞印得再多,也买不到粮食啊!

    李善长见了,心中知道要糟。

    一听这话,朱棣心中便暗道一声,完了。

    他自负才学,被张一凡比下去了,输了就输了,并没有太多纠结。

    有人因为一些事闹了矛盾,他又擅长从中斡旋、调停,避免了不少内部祸端,减少了内耗。

    因为朱元璋在一开场的时候,其实是说了就出两题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不会有这第三题。

    虽然朱元璋的每个问题都没有点评,可是,任何人都能看出来,相对而言,肯定是张一凡这个乡下小子更有见解。如果从治国安邦之道来说,该是他最为优秀的。

    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看向张一凡问道:“对此,你有何看法?”

    为此,胡惟庸有点心虚,不敢说话,低下了头。

    也就是名家大儒,追求最好,习惯于用自己常用的毛笔。你一个才启蒙一个月而已的人,字还写得那么难看,竟然也要用自己的笔?

    至于么?

    朱元璋看着张一凡,心中其实有点歉意的,不管是对自己的大女儿,还是对这个张一凡,都是有些的。

    由此,综合看来,这个驸马的位置,最终还是由自己儿子来当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