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么想着,他高兴之下,便向朱元璋奏道:“陛下此言极是,既然都是想当驸马的人,岂能少了有关大公主的诗词!” 郭子兴听闻了他的名声,想要把他从自己这里挖走,但是他却表示跟定自己,绝不走! 还有对战局的把握,对军心的稳定,对军纪的维持,甚至民心的积累,更不知道立下多少大功! 对朱元璋最为了解的马皇后听了,却一下明白,自己夫君到了最后,还是要拉偏架! 还有他一手操办了设立茶法、恢复制钱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等等,正是有如此之多的功劳,因此自己才会在旨意中说他是汉之萧何,乃大明开国第一功臣! 如果再问治国安邦之道的话,他还真怕那个张一凡继续有出色的表现;而如今,皇帝竟然要他们写诗词,虽然他儿子不是很擅长,但是至少中规中矩。就算闭着眼睛写,也肯定要强于这个连字都写不好的张一凡! 至于那个梅殷,虽然他在这方面是这几个人里面最厉害的。可是他之前在空印案中恶了皇帝,在倭寇问题上也答得不好。 钱粮这种事情,是所有君臣头疼的事情。就大明开国之初的情况,不但各地要大量用钱粮,而且朱元璋还不断免赋税什么的,钱粮就更难。 朱元璋听到张一凡的话,不由得转头看了胡惟庸一眼。 只要有他在后方,自己在前线带兵打仗就从来没担心过后路。 李琪也没想到,事情竟然还能峰回路转,等于又多了一份希望,他也同样非常高兴,连忙竖着耳朵听。 其他七个才子和梅殷,却没有他们这么高兴。不说那七个了,就只是梅殷,两个问题下来,他已经知道自己和张一凡有眼界上的差距,这让他很是惊讶。 没办法,为了镜静,只能抄诗了。至少不能在这第三题上,失分太多! 胡惟庸见李善长拍了朱元璋马屁,想着自己刚才提到钱粮的时候不敢抬头,便跟着拍下朱元璋的马屁,让他高兴高兴:“陛下如此顾及爱女,实让臣等汗颜!” 既然他们两个都拍了朱元璋的马屁,其他人不拍,那是不是对朱元璋有意见? 没法之下,其他人便都说了差不多的话。就好像朱元璋这最后一道考题不是拉偏架,是真得爱护他女儿。 至于其他人,朱元璋这边就直接让人给他们摆出笔墨纸砚,先写诗词了。 张一凡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猜到这一题的用意,顿时,心中暗骂朱元璋。不过这个时候,骂也没用,立刻脑筋急转,想这个应对之策。 “陛下,草民不是宰相,钱粮什么的,草民也不清楚啊!”张一凡听了,耍了个无赖,暗中坑了下胡惟庸,言外之意,钱粮什么的,不是你这个宰相应该解决的么? “没意见!”张一凡听了,立刻回答道,“只是我的笔在午门外,燕王府的朱五身上。” 就见那七个滥竽充数的,咬着笔头在苦思冥想,而李琪则是犹犹豫豫地点着手指,似乎已经在构思了。 另外一个梅殷,却是压根没有多想,已经在那写上了。 对此,可以说并没有意外的地方。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