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03章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既要又要的(第一更) 皇城武英殿,朱元璋在这里理政,张一凡自然就到这里来拜见老丈人,刚好宰相胡惟庸也在这里奏事,看到张一凡到来,便停了下来。 于是,张一凡上前见礼。至于朱镜静,则是带着张一凡口述,她记录整理出来的《仙剑奇侠传》回后宫去了。 该有的礼节一过,朱元璋就笑眯眯地看着他说道:“你是不是想问水泥定价?朕定下的官价是每包九钱,就你那种规格的水泥包!你想卖多少,都随意!” 听到这话,张一凡顿时一惊。 这锦衣卫刚成立,刺探消息就刺探到自己头上来了? 不过他看朱元璋笑眯眯的,似乎很满意的样子,就又觉得有点不对。仔细一想,他想起来了,估计是朱棣告诉他爹的吧! 想明白了这点,张一凡放心了不少。随后想起自己在路上看到的事情,正好,趁着这个话题问个清楚。 于是,他便问朱元璋道:“父皇,不知道朝廷这个水泥是怎么个处理法子?” 听到这话,朱元璋看了一眼垂手而立,就站在边上的宰相。 胡惟庸明白什么意思,便对张一凡说道:“以省城为中心,全国一起铺开,先行把官道都修好了,然后可以给民间卖钱,用于兴修水利。” “那朝廷岂不是会支出很多?”张一凡听了,立刻追问道,“我刚才听到伱之前说过,朝廷钱粮紧张。”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当然知道徭役会有多不受欢迎。但是,他确实想修水泥路,还要用水泥来兴修水利。这些事情,在他看来,是为国为民,可不是以前王朝那种只是为了个人享受而动用徭役。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最好各衙门,各卫所,所有各单位,全都能自给自足,那就是最好的。而且他还认为,税要少收,这样才有利于百姓。为此,他在不少方面,甚至都规定了定额的做法。 因此,张一凡就立刻再问道:“所以,朝廷征发了大量的民夫,用于烧制出水泥?这岂不是把成本转嫁给了那些民夫身上,是在压榨百姓啊!” “还有,可以提前说明,表现好的民夫,可以优先成为水泥作坊后续的正式雇工赚钱。” 朱元璋也是好奇,立刻追问道:“哪两种方法,都说来听听?” 说不定,因为这个事情,张一凡都会背负骂名,骂他献这个水泥干啥! 因此,就听他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如此做法,我会背负骂名,父皇亦会背负骂名。徭役这种,轻启不得啊!” 胡惟庸听了之后,挑刺道:“那回头要是没人买这个水泥,又如何来钱还那些白条?至少卖不了那么多钱吧?如此做法,怕是不稳妥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