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中书省那边收回旧钞,印新钞的话,要本钱的啊!”朱标听了,连忙解释道。 朱标听到张一凡的问话,也没瞒他,当即回答道:“松江府一带水灾严重,父皇要派钦差去核实地方灾情,视情况给予赋税减免。” 他在想着,就听到朱标又说道:“我说一凡,你提的那个钱的事情,真得是让人伤脑筋,今天耽搁事情,可都是你害的!” 于是,他看了他爹一眼后,便给张一凡仔细地讲了起来,把他知道的有关大明宝钞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甚至他爹也补充了一条有关盐引方面的。 对于这一点,以张一凡对朱元璋的了解,也没出乎意料。 张一凡听了,便耐心地说道:“既然朝廷规定大明宝钞是钱,那就是说,钱能买任何货物是不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规定宝钞不能买金银呢?这是不是也是打自己的脸,让百姓不信任大明宝钞真得是钱?” 张一凡这边,则继续说道:“那既然这样的话,朝廷为什么要出那个倒钞法呢?这岂不是告诉百姓,说这个纸就不值那么多钱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打脸么?” “我觉得也是!”朱标点点头道,“你最先提出来的,或许你有法子也不一定。只是父皇觉得你年龄太小,又没有在朝中任职过。在国事上没经验,问了估计也白问。等以后你多做些事情之后,父皇肯定会经常问你了!” “是有这个事情。”朱标听了,点点头说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张一凡稍微等了一下,然后就继续说道:“换句话说,其实百姓用这张纸,是相信这张纸值那么多,也就是朝廷说,这张纸值那么多,你说对不对?” 朱标听了,又一次沉思了起来。 灾情严重,那朝廷要赈灾,要减免赋税;如果知道情况不实,没有赈灾,会引发地方民怨,这肯定是作为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最不乐意看到的。 长江下游在夏秋季节受水灾,哪怕在后世都有,因此,张一凡倒也不奇怪。 只要告诉了朱标,那回头就等于朱元璋也知道了。 光是携带一项,就不知道能方便多少。 看到张一凡在自己家晃荡,还和儿子在逗着玩,朱标就没好气地说道:“伱是真闲,我可告诉你,父皇说了,等你那个比试之后,就要给你安排差事了!” “因为……”朱标开了个头,就知道里面有陷阱,他索性改口,直接问道,“你说吧,怎么了?” 张一凡还正在想着怎么说这事呢,没想到朱标自己提到了钱,于是,他立刻接过话题道:“这个事情有什么难的,来问我啊!” 很明显,这个小朱并不比老朱聪明多少。 朱标还是不说话,依旧苦思中。 一个极其普通,看似简单的,人人喜欢的钱,竟然又有这么多说法! 过了好长时间之后,朱标忽然叹了口气,然后感叹道:“朝中诸多大臣,都没有你看得清楚啊!” 听得出来,他至少在这方面,对张一凡是服气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