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21章 往死里用 与此同时,远在北平这边,一行人风尘仆仆,进了大帅府。 为首那人,正是匆忙赶往北方的于显,原来是来找徐达的。 只见他一见徐达,便大声说道:“国公,有密旨!” 徐达一听是密旨,心中有点奇怪,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便连忙让其他人都退下,单独接旨。 一会之后,徐达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再三向于显确认道:“这天真得就能这样解决了?” 一直以来,出过多少名医?可是,一直对天都是束手无策,完全要靠老天爷的。那驸马怎么就那么厉害,竟然能解决天瘟疫? 于显知道这个事情让人难以置信,便严肃地回答道:“千真万确,这等事情,如果没有确认,末将怎么可能奉旨赶来呢!” 其实也是,有旨意这么说,那就肯定是真得了。 于显看着徐达的表情,便又提醒道:“这个事情还须尽快,要不然,等消息慢慢传到关外,作用就不大了!” “好!”徐达听了,立刻严肃地说道,“我立刻挑选人手协助你去做这个事情!” 听到这话,朱标终于回过神来。这个妹夫才十六岁,想到什么写什么,已经是不错了,哪能要求更高。 除非燕王和驸马一开始就怂,不敢比,那样的话,皇帝叫停反而会让他们开心。 此时,李琪一听,便幸灾乐祸地把今天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对李善长说道:“回头比试的时候,爹能不能带孩儿一起去,我也要看他们出丑!” 不过她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呢,朱元璋就又说道:“还有,一凡竟然还改良了火药,解决了目前火药的不少问题,威力增强,可就不只是打倭寇有用了。我已经吩咐下去,让人去老四那边学,以后大明所有军中火药,都要那么做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怕马皇后不信,又或者是给自己说的,只听他接着说道:“以前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嘴皮子厉害,运气好,知道一些常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那水泥、生育钳这类。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能想出鸳鸯阵,这就绝对不是靠运气能想出来的了!” “……”张一凡听得愣了下,这怎么感觉像是后世写论文了呢! 他回过神来,当即摇摇头道:“这倒不用,反正我先想,想到多少写多少。” 虽然李善长其实不愿意这么做,就这种大白话,太没水准了。可是,他也了解朱元璋,知道朱元璋一直有这种意思,最担心的,就是底下的贪官污吏违背圣意,糊弄百姓。 于是,就听朱元璋沉着脸说道:“燕王和驸马了那么多心思,万一要是赢了又如何说?” 太师李善长并没有在这里,而是奉旨在做其他事情。 “父皇猜对了,就是他说的。”朱标听了,马上回答道,“昨天在儿臣那用了晚膳,聊起钱的时候说了这些。” 本来这场比试都已经没有人关注了,这时候被人提起,胡惟庸当然是很乐意的。 第二天,朱元璋就单独召见了几个人,吩咐他们一些事情。 他是知道的,年轻人聪明,勇于任事,勇于发表见解,但是也容易迷失。 人未到呢,那兴奋的喊声就先传进去了:“爹,好消息啊,好消息!” 李善长听了,皱着眉头说道:“胡惟庸那个蠢才怕是上当了!” 朱元璋听了,心中却是一声冷哼。 但是,张一凡这个女婿,他又感觉很特别,似乎没有年轻人的那种稚嫩。其他那两个年轻的人才,倒是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只是过了两年,李善长没想到就又要重新修订《大明律》了。 你说张一凡不重视比试吧,他宁可把世袭爵位的赏赐换成五万贯钱用于奖励那五百军士。可你要说他重视比试吧,这离比试也就一个多月了,他竟然还在外面晃悠,去太子府蹭饭。 于是,他就没再提要求了。 那蓝玉肯定能赢那两个毛头小子,哪怕用钱重赏,可这是领兵打仗,又不是谁钱多说了算! 其他臣子,等不到朱元璋问他们意见,而是就这个结果。 李善长正看得起劲呢,没理他。 对于大明宝钞,最不希望贬值的,自然就是朱元璋本人了。 南京紫禁城内,朱元璋听完了朱标的话之后,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便马上问道:“这些话,该不会是一凡所说吧?” 更让他瞠目结舌的是,皇帝竟然要改这么一种书写方式,让他有点傻眼。 等到了散衙的时候,李善长把书带回了自个府里,继续看书。 “这么厉害?”听到这话,马皇后真得非常震惊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