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被举荐的人,良莠不齐。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试点张一凡的提议,确实也不容易。 结果没想到,张一凡还没等来柳五的账本呢,就被朱元璋的传旨宦官先找到了。 张一凡也不耽搁他们,只是叫了柳五问话,主要是问水泥作坊的事情。 但是,就算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水泥,还是供不应求。 张一凡这边,压根不知道这个事情,参照后世的特区模式,直接给了个答案过去,对他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浑然不知道,他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一听这话,朱标便知道,他父皇比较中意这个香山县了。 于是,他连忙说道:“去地方上做这些事情,该是找个一县之地便可,再大了万一做不好影响太大。可让一个驸马去做一个县令的事情,这……似乎没有听说过!” 两人早早下了马,把马丢给身后的朱五等人牵着,走近了老宅子。 这么几年来,地方上能举荐的,差不多都被人举荐了。或者说,自觉有才能的,也纷纷走门路,找举荐人举荐,已经当上官了。 毕竟把妹夫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的话,这样想想就出好事情的好事,就没了。 张一凡在门口说话,里面的人听到动静一看,顿时,就都不学了,纷纷拥了出来。 就见里面的院子,加盖了棚子。一群大人也在学习。有她知道名字的,比如柳五;还有她认识,但是不知道名字的; 朱元璋听朱标能想到用人方面,心中很是有点欣慰,微微点头,便问道:“你有什么人选举荐么?” 朱元璋听了,想了下说道:“这小子是闲了,自己拉的屎自己擦,就让他去做这个事情!” 这个夫君,啥都好,就是早上起不来,晚上还不肯睡! 朱元璋最大,张一凡也就不管柳家村这边的事情,先赶回去再说。 “……”朱镜静听到这话,不由得无语。 来自后世的点子,那是多了去了。 但是,既然父皇有了决定,他也没办法,只能去照办了。 他这个想法,和后世的直辖市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了,这算是直辖县了。 就连教学先生郑敬学出来,看到他们俩,那也是恭敬了不少。 “完蛋了!”张一凡虽然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但是被朱元璋这么远的找,肯定没好事,于是,他就对朱镜静说道,“父皇肯定是要派我干活,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没了!不过,我还有个招,看看灵不灵?” 这个别院,他有一部分是准备用来做实验用的。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的地方,都有规划。 “啊……”朱标一听,顿时惊讶了一下。倒不是说朱元璋贵为皇帝说了脏话,而是朱元璋竟然让张一凡自己去做这个事情。 当然了,如果妹夫真能在这个时候,又想出了什么好事情,那说不定父皇会改变主意也不一定。 朱元璋听了之后,忽然问道:“那小子在干什么?” 按照历史经验,朱元璋给女婿安排的活,一般都是当亲信去地方上视察,这也算是个好差事,就是公费出差而已。因此,张一凡倒也没有多在意。 也是这个原因,少了生存之忧,社学里面才会有那么多人想着读书识字。 胡惟庸本来就有点不耐烦张一凡这么晚过来,虽然不是干等,但也烦,此时听到,不由得说道:“驸马还真是奇才,这样就能想出好东西,这可是旷古未有啊!” 水泥作坊的账本,一直是柳五亲自写的。见到张一凡提起,连忙去拿账本,说是要让张一凡过目。 朱标想了下,好像这样能确保在地方上尽可能不受影响地实施新政,能保证如实验证新政的好坏。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又补充说道:“如果还没想出什么好事情的话,朕索性就让你去远一些的地方见见世面,说不定能想出好事情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