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自己拉的x自己擦-《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对此,张一凡并不奇怪。

    张一凡看到她一脸惊讶,便给她解释道:“村里就没有一个是真正认识字,能读能写的,并且村社也需要能读书识字的人,因此,村里只要想识字的大人,也都进了社学。他们不要求考试啥的,就只为了能认识点字,平日里用得到!”

    南京地区的秋老虎,还是很热的。张一凡和朱镜静一阵快马跑下来,那都是一身汗。但是,两人的兴致都很高,并没有烦躁之类。

    边上的朱标听了,露出一丝苦笑。妹夫去香山县的事情,刚才父皇已经和宰相说过了,就这么办的。

    知恩图报,始终记得太子妃对他的好;能劝导蓝玉,在蓝玉和四弟和解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听到朱镜静的话,张一凡被转移了注意力,果然有兴趣去看看社学。

    此时,张一凡听他们的话,又岂会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在出息自己,不过,要让他们失望了。

    毕竟柳家村离大明都城这么近,最有钱的消费者都在这。并且这个时候,官方都还没有开始卖,就水泥来说,是属于垄断生意。

    虽然说,柳家村的水泥作坊,皇帝规定不能扩大规模了。可在巨额利润之下,水泥作坊是二十四小时开工,对于年底的分红,所有人都已经在憧憬了。

    不过能看出,他们明显都比以前拘谨多了。

    虽然他快马赶回,先回驸马府换了朝服,再赶去武英殿,也还是用了将近一个时辰。不过他一头的汗水证明,确实是匆忙赶回,路上没耽搁。

    这么好一个妹夫,真舍不得他跑那么远,走动就不方便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对张一凡感觉并不怎么样,甚至觉得他行为说话都有些不懂礼数。

    朱镜静一听,脸一红道:“屋子里可以,院子里不行!”

    大明朝这个时候,科举制已经停了,用的就是举荐制。只要有才能,就可以被人举荐,很可能就会一步登天,压根不用一级级考试就能直接做官了。

    说实话,朱标有点舍不得,感觉太远了。

    听到这话,这一次朱元璋倒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下,然后才说道:“北方和西边都还在打仗,不合适。沿海地区,还有倭寇之患,就选南边吧。你亲自去一趟吏部,要广州府香山县的档案,我再看看!”

    但是,随着张一凡才能的展现,他才慢慢地有了改观。特别是那日比试之后,他碰巧听到了张一凡对蓝玉说得话,由此,对张一凡的好感,一下提升了好高。

    朱镜静听得有点惊讶,便从门口看进去。

    不过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有的是魄力,不会拘泥于历史上有没有,他就做不做的。

    于是,他也就不反对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便又问道:“但这偏僻地方选什么地方合适呢?”

    在屋里面,隐约能看到,都是是小孩,男女都有。

    说着话,他又用手一指他看中的那个小山坡说道:“回头在别院里面修个游泳池,天热了可以游泳,也不怕别人看到,伱说好不好?”

    看着前面就要到柳家村地头了,张一凡便勒马缓速,然后对朱镜静说道:“之前听说,父皇会在比试之后给我安排活,估计快了。我们赶紧把这个别院修起来,免得耽搁了!”

    特别是朱元璋同学还把水泥真当宝贝,用来赏赐大臣,更是提高了水泥的身价。

    张一凡早就打定主意,能闲着就绝不干活,天还没亮就起床上班,谁受得了啊!

    等朱元璋要他干活的时候,他就抛个点子出来,说不定就能又悠哉一段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不,看到朱元璋和胡惟庸都看着他,那表情好像在说,你倒是说个好事出来的样子,他便开口回答道:“父皇,还真别说,儿臣今日回柳家村逛了一圈之后,还真得想到了一件事情,该是有用的!”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