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官老爷-《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140章  官老爷

    张一凡见了,便喝止了他,然后尽量露出和蔼之色说道:“我就是新任香山县县令,你们要是香山县的民壮,就劳烦给我带下路,五百文酬劳,谁要?”

    边上的朱镜静听得有点不解,去香山县怎么走,广州城里一问便知,为何夫君还要给五百文雇个向导?再说了,这些都是香山县的人,让他们带路就带路,为何又要给钱呢?

    但是,不管怎么样,虽然她想不明白,不过她相信自己的夫君,便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

    这几个民壮也是听到了,下意识地抢了起来。

    “我!”

    “我!”

    “……“

    不过立刻,他们又回过神来,脸色顿时非常难看。

    其中一个眉间有一条疤痕的人,脸上露出一点恨意说道:“你们官老爷就这么戏耍我们?带个路给五百文,以为我们是三岁小孩能信?”

    另外一个和他长得有些像的民壮,也是跟着说道:“天下哪有驸马来当县令的道理,欺负我们不懂,就来消遣我们!”

    朱五一听,忍不住又怒了,挨鞭子不冤,就是一群刁民。

    当驸马的,特别是穿越的驸马,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缺钱!

    秋菊答应一声,除了两个侍卫跟着她走之外,戚祥还派了四个手下跟着。

    一般来说,一个县,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是朝廷命官,但是,下等县往往就没有县丞,甚至都没有主簿。香山县就属于这种情况,原有县令病故,如今县衙中所有事情,都由典史这个不入流的首领官兼管着。

    “哈哈哈……”张一凡听了,当即哈哈大笑。

    张一凡看他们的恨意已经消失,只是还很疑惑,便笑着说道:“因为我也是老百姓出身啊,半年前,我还是京师城外的一个小老百姓。所以,我为什么要有官架子?”

    很显然,他一直在看着,看到了城外的民壮都回去了。

    方克勤一听,并没有觉得意外,连忙认真地回答道:“一点浅薄经历,下官就给驸马说说……”

    这还真是知府老爷!

    于是,有的官员为了能去上任,甚至都要借钱出行才行。

    张一凡这边,走了过去,伸手把那五百文递给说话最多的疤痕脸,同时说道:“收好了,一会你们自己谈价钱,反正是你们自己的钱了,要是车费还不够,我也不会再给你们补上的。”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街边,然后又转回头看着方克勤说道:“……这样好了,马上就要到午时了,我们都还没吃饭的,要不,你请我们到这家酒楼用个午膳怎么样?”

    这边正说着呢,戚祥的手下已经领着一辆大车过来了,没有车厢,就是平板车。这种车费会便宜些,这个军士喊车子,显然也是了心思的,而不是只单纯执行下叫个车的命令。

    这几个民壮一见,吓得连忙往后躲了躲。

    这当官的,穷成这样子了?

    张一凡这边,却是一点都不意外,转头看了朱镜静一眼,用眼神示意,看看,我之前说得没错吧?

    没有出声,转回头之后,他便对方克勤又说道:“你的俸禄呢?连在酒楼用个膳都不够?”

    特别是这次的风灾,香山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之一。这让张一凡惦记着香山县的事情,便在吃完之后就立刻告辞了。

    被叫到名字的民壮,一个个都是恭敬地看着张一凡,点头哈腰,可又牵动伤势,疼得呲牙咧嘴。

    听着手下的诉苦,道同心中其实也明白,这是客观事实。可是,当他看到这官道附近的河口因为飓风过境而决口,把那些良田都淹了,甚至都波及了下游的两个村子,他也急啊!

    张一凡听了,便转头对秋菊吩咐道:“你和朱五他们去买些鸡鸭鱼肉什么的,这么多人的量,得要吃饱。”

    于是,他就不妨碍他们了,让他们谈了价钱,最终是两百一十三文成交,五个人挤了一个车出发。

    “……”这五个民壮听了,互相看看,还是一脸不解。

    张三等人逃跑被抓,其实也是因为听说了香山县很惨。

    事实上,在这洪武朝,朱元璋同学也注意到了新官到任的事情,因此,在后来还编写了《到任须知》这么一个手册,让新任官员都要照着这个册子去做。

    车上的张三等人听了,又是有点震惊。

    这一刻,官老爷在他们心中的固定印象,轰然崩塌!

    方克勤让人打开中门,把驸马和公主迎进去,到了后衙招待。

    可是此时,就见方克勤一脸地苦涩,张了张口,没有发出声音,随后,他咳嗽了下,才难为情地低声说道:“下官……下官……还请驸马、公主见谅,下官眼下请不起这顿午膳,要不等下月俸禄放下再请如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