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看行-《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马如海一听,顿时一惊,以至于身上的肉都抖了几抖:“是去送信?”
希望没人会找死去告状吧?
然而,随着迟迟没有驸马的消息,他就开始担心了。
可是,村子这里,远远看着,那叫一个热闹。欢声笑语,老远就传了过来。并且村中炊烟袅袅,按理说,这个点应该不会有炊烟的。
张三端过来两只鸡后,看到驸马似乎在想事情,便又去忙了。
大概是什么情况,他也能猜出来。
见此情况,她不由得看着张一凡,敬佩地说道:“还是凡哥厉害,一眼就看出他是个坏人了!”
“真得么?”朱镜静听了,睁大了眼睛有点不信道,“没放盐,那他们怎么吃得那么香?”
“该不会,驸马县尊和公主真是秋游?这有钱人的日子,就是不一样啊!”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是非常开心。特别是那些小孩,那眼睛盯着一盘盘的肉,哈喇子流出来都不知道。
张一凡听了,只是淡淡一笑。
说到这里,他又恨声说道:“就连粗盐都贵得离谱,我们这里都是普通人家,那舍得用盐来腌!”
这么想着,他便叫过一名军士,让立刻快马去广东都司找戚祥,让他借兵尽快赶来香山县。
县城肯定是不能回的,那里都是典史的人,哪怕有朱五等军士护卫,也挡不住可能的明枪暗箭。
他手下的护卫,包括朱五在内,一共是十个,不是燕王府护卫出身,就是洪武皇帝的亲卫。除了一个派去广东都司那边送信之外,还有九个在身边。
两个马家家仆流着口水,商量了之后也往村子里来了。
此时,张一凡这么强调,就是要朱五认真去准备,而不是因为有退路就漫不经心。
因此,要回县城可以,先等到援兵,把那典史拿下再说。
说着话,他用手一指远处,一群孩子已经先吃起来的那一排道:“他们那边,更是粗盐都用完了,没放盐。”
等到长大之后,怀念小时候的味道,也曾吃过一次酱油拌饭,结果吃不下,没有一点记忆中的味道。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让村民拿着我的书信去番禺县找那道同县令,让他带番禺县衙役过来一趟,也该是有用的。”
张一凡仔细想想,感觉也差不多了。反正能安排的都安排了,当然,最好那个典史因为想抱大腿的缘故,还会继续一厢情愿的觉得他在秋游,那就是最好了。
张一凡听了,淡淡一笑道:“那就不管,等到援兵到了再说!”
“看样子是送信吧!”管家担心地回答道,“就一骑快马!”
朱五听了,终于不再犹豫,当即回复道:“那我去准备准备。”
他担心的是,有人会向驸马告状,把他做过的那些事情都说出来。
朱五这边,刚好拿了两个衙役的口供给张一凡看,见又来活了,便把这两个拖下去再审问去了。
“他娘的,我们这么辛苦,还胆战心惊的,结果就在这里大吃大喝?”
“驸马县令这是在与民同乐?一起大吃大喝?”
“驸马,那个典史还心存侥幸心理,以为我们真得是出来秋游,就想着先把我们哄回县城。”
不过他们两人没有之前两个衙役一样骑马往里面冲,看到村里真得在吃流水席时,那就忍不住了,口水直流。
张一凡听了,当即笑了下说道:“要是你一年到头吃不到肉的,不用放任何佐料,你都能吃得很香!”
按理说,在海边的村子,怎么可能会缺盐呢?
当然了,这不是口述,而是写下书信,盖上印章的。
“要不,我们进去核实下,如果驸马县尊和公主正在这里吃吃喝喝,那我们再回报老爷也不迟?”
不止是他,其他后世穿越的人来也是一样。只不过有区别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有多敏感而已。
事关驸马和公主的安危,朱五犹豫了下,还是建议道:“驸马,公主,要不我们还是快马离开,哪怕是先去隔壁的番禺县,都会比留在这里更安全!”
因此,张一凡思考之后,觉得还是让村民去送更好,道路也能更熟悉一些,不一定走官道。
这个典史,按照张三所说,在香山县内的势力庞大,并且官府中人应该也都是他的人了。
不过很显然,如果一个人尽往好的方面去想,那肯定是要吃亏的。
倒是一些大人,特别是一些老人,虽然在这喜庆的气氛中,不时偷看榕树下的驸马和公主,看着那么年轻,依旧还是有些担忧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