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朱元璋的想法-《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至于香山县的人士任命之类的,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压根就没理会,随便他折腾。

    这个时候,张一凡上的奏章,也有了回复。

    一听这话,朱五略微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诀窍,不由得看着驸马的后背,很是敬佩。

    然后他把羽毛笔丢到了桌子上,伸了个懒腰说道:“这情况有点难啊,得办下培训班才行!”

    接下来的新政中,需要会识字,能写写算算地更多。

    可是,在这香山县,那马如海以及和他一伙的人,巧取豪夺,经过多年的努力,几乎把香山县的所有好田都归于了他们的名下。

    “恩,伱具体说说!”朱元璋放下了其他事情的处理,往后靠着龙椅的背部,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自己的接班人说道。

    他自己躲在县衙里面,算着全县的人口和粮田,准备下一步的公布方案。

    此时,朱标又说道:“一凡还在奏章中提及,说他给四弟去了一封书信,邀请四弟去他那边打海盗。”

    香山县这边,随着政策公布,顿时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度。

    这些其实还好,都有户籍登记的,行文过去,香山县那边会遣返。

    关键是,原本不少乡绅家里都有隐户,这些人听说了香山县那边的情况之后,就跑了,跑到香山县那边说他们是躲在山里的隐户,如今不当隐户了,要当香山县的百姓,哪怕先入贱籍都没事,反正隐户的处罚不重,回头就能转民籍。再说了,贱籍也是有粮田分的。

    张一凡接过毛巾,一边擦手,一边笑着说道:“文盲太多,加加减减的算术也都不会算。这样不行啊!”

    朱元璋听了,想了下点点头说道:“确实不够用的,反正就让他在那一亩三分地折腾吧,再要钱,却是没有的。我就看看,他最终能折腾成什么样子!”

    香山县里面没有被马如海拉下水,又能识字写点什么的人,少得可怜,都应聘成了司吏、典吏,其实还不够。要不然的话,也就一个县而已,压根就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去登记户籍和丈量土地。

    ………………

    别人不说,成为典史的张三也不认识字。让他去监斩,也亏了是让他去打叉叉,要不然要写点什么的,铁定傻眼。

    治下的人口多,才能发展香山县的经济,有人,才有一切的。

    张一凡抬起头来,侧耳听了下,笑着对二牛说道:“你想去就去好了,要不,跟我一起来算算术!”

    手中有钱,办事不慌!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马如海真得是帮了张一凡大忙!

    户籍的革新,也能让张一凡得到很多人的拥护。特别是那些原本属于贱籍的职业,更是会对张一凡感恩戴德。

    说到这里,他感慨地又说道:“这还多亏了那个大胖子啊!”

    人口这个,其实可以理解,流动的嘛,之前不好管,现在被分田给吸引回来了!但是,粮田都翻了一番,那就只能说明,之前的马如海以及同伙太贪了!

    还有,抄没马如海和他同伙的钱财,又是张一凡能实施一系列政策的最大底气之一。

    不要说普通百姓对于这些革新,震惊莫名,就连番禺县县令道同听到了,也是半天没说话。

    朱镜静端着一盘削去皮,也截掉结节的甘蔗,送到张一凡的面前,笑着说道:“真没想到,凡哥心这么善!”

    朱五这边,当然是跟着张一凡转入后衙,他也是想着驸马捣鼓出来的这个事情,有点担心地说道:“驸马,这事会不会引发民乱啊?”

    至于她本人,以及秋菊,早就替张一凡在分担一些文书类的活了。

    张一凡听了,心中一动。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