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李家来说,张一凡确实是个祸害,折腾了他,又折腾了他堂哥,如今也间接折腾到了他老婆娘家这边。 听到这话,李善长横了他一眼,不过没说话。 李佑听了,皱着眉头说道:“永嘉侯案不容易,还不如把搞出这些麻烦事的人……” 不过,最终,他还是回答道:“如果局势允许,爹自然不会放过他的。可如今,他的风头正盛。你也不要太在意,如今是宰相那边被推到了前头。永嘉侯案,和我们李家没什么关系,但是胡惟庸逃不掉,他必须得应对,就让他去当个探路石吧!” “那就干掉他,免得他再搞事?”李佑看了这个堂兄一眼,便问道。 但是,他想了下之后,摇摇头说道:“不要说他身边有护卫,寻常人难以动到他。如今这情况,就算杀了他,他在香山县所做得那些事情,陛下也是看在眼里的。如果陛下坚持的话,难不成伱还能杀……” 胡惟庸听了,感觉有点奇怪,不过一时之间,他也想不明白,便没有深想,只是对李佑说道:“永嘉侯之所以获罪,还在于他反对驸马所搞得那个粮田归公分配法!我想所有人应该都明白这点。” 李善长一听,气得用力一拍桌子,怒声喝道:“住口!” 李善长看着这个儿子,想起临安公主被半途抢走,确实很打击儿子,便和缓了点语气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自找死路。任何事情,必须因势利导,借力打力才是王道。如今时机不对,该蛰伏就要蛰伏,大丈夫做事,能屈才能伸,懂不懂?” 李善长听了,并没有恼怒。 李善长确实是个小心眼子,但是,他并不笨,要不然,也当不了大明开国第一功臣。 “所以难就难在这里了。”胡惟庸抓住这个话,马上接着说道,“不管是勾结海盗的罪名,还是抗旨不遵的罪名,都是可大可小的。永嘉侯这人真得是太直了,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对不对?” “那……那……”李存义听了,相信他哥的话,但是又不甘心,那了一会,还是找到了理由道,“那这么多开国功臣,分封到的田地也不少,他就不在意他们的想法了?” 这算不算是老狐狸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还有,他要是不同意的话,会在朝堂上明言,说他盯着香山县那边?这等于是明示,香山县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让他不满!” 他们两人在说永嘉侯的事情时,从头到尾都没有提永嘉侯的其他问题,比如军营中私藏女人,虐待甚至滥用军法等等。 听到这话,李佑也是想不明白道:“以前我堂哥还有恨不得吃了那小子的心思,但是自从那小子去了岭南之后,好像不在眼前就忘记了夺妻之恨,都不再提了。我大伯那边,更是不可能提。” 说完之后,他又缓了缓语气道:“就算粮田不能传于子孙,可钱财一样可以。总不可能钱财也要归公分配吧?所以,且看着吧!” 李善长一听来意,便立刻严肃地说道:“这个事情,你们别参与。那永嘉侯和宰相的关系好,自然是由他去操心,我们只是看着好了!” 胡惟庸一见,连忙补救道:“……下一个替代驸马的人?” 李善长怕自己儿子又说出不该说得话,便连忙说道:“如果除掉那人,确实能少很多事情,至少保证以后没人再这么搞事情了。但是,他如今毕竟是皇帝的女婿,贵为驸马都尉,不是阿猫阿狗,就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了。” 真得是快被这个儿子气死了,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兔崽子呢! 或许他难得这么厉害的发飙,也吓到了李琪,虽然还是红着眼睛,却没有再顶嘴,只是在那喘着粗气。 “没错!”一听这话,李佑立刻就恨声说道,“都是那柳家村小子搞得鬼,什么好事不做,就知道祸害人!” 也是这个原因,永嘉侯会跳出来反对,胡惟庸不乐意,李家这边同样不乐意。 胡惟庸听了,便问道:“你大伯是怎么看的?就这么一个祸害,不想想办法?” 进入了洪武十年,原本历史上还不应该存在的永嘉侯案,成为了京师权贵关注的焦点。 或许很多人都会站永嘉侯,但是,没有人比李善长更为了解朱元璋。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