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元璋一听,把眼一瞪道:“你就会替他说好话!他说什么,你都信?”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反正在这大明开国之初,是还没有鱼松的。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张一凡就回到了县衙,一边凉快,一边笑着对朱镜静说道:“我教你一种新的吃法,伱来做,看看怎么做最好吃?” 太子妃听了,想了下,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一凡和镜静都不是那样的人。” 并且,鱼松的营养价值很高。只要不是长期大量食用,就不会有副作用。 根据传说,鱼松的发明还和戚家军有关系,最后更是成为了戚家军的军粮之一。 这还不够,朱镜静又根据不同的海鱼种类进行试制,得到不同种类的鱼松,还有不同口味的鱼松等好多种配方,都得到了张一凡的认可。 “嗯,这样最好。”太子妃听了,点点头说道,“一凡要是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护着一点!” 一般而言,自制的鱼松,保质期在一到三个月之间。当然,这是因为有冰箱。 “他们夫妻俩真得有心了!”太子妃听了,也是很开心,“我吃过味道很不错!要不也给父皇和母后分一点?” 这小子,闯祸了? 心中这么想着,朱标就有点担心了。这个妹夫,他是很喜欢的,要是有可能,肯定是要维护一二的。 一听这话,朱标也是有点愕然。 朱元璋看着儿子,还是带着恼怒之色说道:“我没有冤枉他吧?小小年纪,才做出一点事情,就开始想懒政了,真得是烂泥扶不上墙!指不定,以前的那些事情,也都是夸张,虚报。我就不信,只是一年时间,就能做出那么多事,把区区一个香山县搞得比上等县都强,都成了大明第一县了!” “什么意思?”太子妃一听,顿时一惊,连忙问道,“一凡做了什么了?你是大哥,可要看着点,别让一凡做出让父皇不高兴的事情来啊!” 两口子就这么说了一阵之后,决定找机会给他们父皇说说。 张一凡的商品,并不缺销售。他只要把这款产品用在香山居,就能被很多人知悉又有好吃的东西了。 做出来的鱼松,会用油纸包进行包装,尽量压缩掉空气的那种密封包装,因为鱼松最怕的就是受潮。 这时候,已经是洪武十年九月中旬,太子妃生了一个女儿,也已经出月子了。 回过神来,他便对自己媳妇说道:“父皇说,锦衣卫那边禀告,说香山县如今怕是多达二十多万人口了,只是用了一年时间左右,人口翻了一倍还多,并且到处都是水泥修筑的道路,房子等等,让父皇实在有点难以置信!要知道原本的香山县,就是因为穷困偏僻之地,才会让他去折腾的。” 选好的鱼需要先水洗,去掉头尾、内脏和鱼鳞鱼鳍,加入葱、姜、黄酒等调料蒸熟,然后冷却后手工采肉。去骨后的鱼肉,需要先压榨再捣碎,要炒到鱼肉一捏就散,也就是炒松搓松。 太子妃一听,有些惊讶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估计很贵吧?” 朱标听了,摇摇头回答道:“一凡在信中已经说了成本,还真不贵!主要是海鱼量大,你不知道,他说有的海鱼,都有小山那么大,当然,这种少,也难抓,可一般的鱼,那也是很大的,像婴儿那么大的,比比皆是!” 太子妃听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道:“真得是难以想象,要是有机会,真想去看看!” 因此,朱标南巡香山县,是除朱元璋亲自去之外最能让他相信的了。 原本历史上,朱标也代替朱元璋外出过。比如去核实秦王到底有没有胡作非为;还比如朱元璋还想着迁都,朱标代替去考察新都城等等。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