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目瞪口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蓝玉:“……”

    顿时,朱标心中咯噔一下,在回答张一凡的问题时,就比较谨慎了:“应该……不可能吧?”

    朱标一听到张一凡说大明朝的长久,立刻关心起来,不过也因此更为奇怪,大明朝的长久,还和木桶有关系?

    这不,朱标听了,压根没当回事。他放下了招聘幕客的这个大事后,就想问问其他香山县的情况了。

    看到这一幕,一众人等都笑了。

    “是啊,基本上都是了。”张一凡听了,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夏秋季节多风灾,这靠海的地方,雨水也多,自然要赶赶工,用水泥修了,就能让百姓少遭点罪!”

    朱标心中这么想着时,就见张一凡拿着一叠文书回来了。

    所有人听到,都是目瞪口呆。

    朱标一听,顿时愣住了,他以为张一凡会辩解,没想到就承认了。

    此时,听张一凡这么一说,朱标心中一动,便看着张一凡说道:“一凡,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可就在这时,却见张一凡露出了疑惑之色说道:“大哥,这么一来,我就有个疑惑了!”

    而朱标这边,把闲杂人等都打发走了,甚至连毛骧都被他给赶走之后,就见他一脸严肃地看向张一凡说道:“香山县到底如何,其实并不重要。我这次来,主要是因为父皇对你做得这个事情,有些不高兴,你有什么解释?”

    “大哥,你看看这些文书。”张一凡一边说着,一边把那叠文书放到了桌子上,并且顺手翻开一本,推到了朱标面前。

    那些招聘来的幕客,就是相当于那些内阁辅臣,作用就是给文书票拟,就是缺少一个司礼监,要不然连签字画押都能有人代劳。

    说到这里,他看着张一凡,语重心长地说道:“也是如此,父皇听说你有赖政的迹象,就很不高兴了!”

    张一凡听了,笑着对朱标说道:“大哥,五万贯只是小数目了,等到年底结账的时候,香山县的账面上,至少该有二十万贯!”

    他不知道,张一凡这套做法,其实就是把大明朝后面行成的内阁模式搬过来用了。

    但是如今和太子说,也是一样。

    朱标沿着他的手一看,果然看到了张一凡和朱镜静两人的身影。特别是朱镜静,已经开心地在那挥手了。

    一见到他们两人,朱标不由得也是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当即吩咐道:“通知下太子妃,到地方了。”

    听到他说话,其他人回过神来,其实是有一肚子话想问,可无奈太子殿下发话了,他们就只好告辞。

    张一凡已经知道在座的是谁,便回答他道:“县衙这边,也就了五万贯左右而已!”

    朱标:“……”

    “姑姑,好吃的呢?”朱雄英竟然记得她,伸手向她要吃得了。

    到了后衙这边,那就凉快多了,朱镜静带着太子妃和朱雄英离开,而张一凡则陪着朱标在后衙大堂内坐了,喝茶解暑,并且说说话。

    不过,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质问,张一凡就主动回复道:“以前香山县一穷二白,什么事情都要我操心,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可如今,香山县户籍的就有十万余人,常住人口更是达到了二十三万以上。如果我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就算我会分身术,多分出几个人来也不够处理的啊!”

    实在是对香山县太好奇了,不先逛一逛,看一看,回去也没法好好休息。

    “就是五万贯左右吧,具体的数字,镜静那边记着账,回头大哥想看,让镜静拿给你看便是!”

    朱标一听,心中默默地回复了一句:你也高看我了,我也做不到父皇那样啊!

    不过表面上,他肯定是不会露出这个心思的。而是脑海中立刻闪出了朱雄英伸着手在说要好吃的画面。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去年底末将刚来之时,记得这里该是个五十多户的村子而已,还都是茅草房。”

    驸马说不多,那总得有个数吧?

    除了朱标夫妇住县衙,毛骧护卫之外,其他人都安排到了县衙外面的客栈。

    “不算多!”张一凡听了,笑着回答道,“亏了四哥把俘虏都留给我了,那些官道、河堤等公共地方就都用免费的施工队,省了不少钱。”

    可以看到,这个港口有很多个码头,船也有很多停靠着。不过这时候,有几个码头被清空了,显然是这边有准备接驾的。

    可眼前所见,又比当初的柳家村不知道要大多少!

    “这是到县城了?”朱标诧异地用手一指,问身边的蓝玉道。

    “嘿嘿!”张一凡听了,笑了下,朱标对自己人确实仁厚,放肆点也无所谓。

    心中这么想着,朱标感觉在父皇那边也有所交代了。不过,公开招聘,也太过招摇了,完全可以上书向父皇先说明情况的。

    当然,这样放权的话,就要小心别人弄权了。

    朱标听了,又是诧异地说道:“你是说,如今不但茅草房全部改为水泥房,且还和五里外的县城连成片了?”

    张一凡说到这里,又对朱标说道:“大哥先等下,我去拿些文书过来你看看。”

    ……

    听到这话,朱标忍不住说道:“当初你来香山县的时候,父皇一共才给了伱一万贯钱,你这香山县又是偏僻的下等县,这才过去了一年左右,县衙哪来的五万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