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90章 每个读者的心愿 “驸马爷,藏书阁这边来了一名老者,自称湖海散人,携多册书籍,说是一定要见见《三侠五义》的作者,说他有媲美《三侠五义》的作品,愿意共同探讨,再创佳作!” 《三侠五义》是清朝小说,为华夏长篇武侠小说的鼻祖,讲得是宋朝的故事。 当时这些故事都是张一凡给朱镜静讲得,然后朱镜静整理之后印刷出书。不过作者名字,肯定不是直接的名字,而是取了凡静,也就是张一凡名字中的一个字,朱镜静名字中的一个字。 知道的人,当然都知道,这个凡静其实就是张一凡。不知道的人,想破头不知道这个凡静会是当朝驸马都尉,说出去都未必有人会信。 当然了,藏书阁管理员是肯定知道的。也因此,他便来请示张一凡了。 此时,张一凡一听,顿时来兴趣了,放下了羽毛笔问道:“媲美《三侠五义》的作品?是什么作品?” “小人看了两册书目,一曰《水浒传》,另外一册是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张一凡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这两本书,那可是华夏四大名著之二,还是他后世小时候最先读的两本。施耐庵和罗贯中,不就是元末明初的人么! 偶像啊! 他不清楚来的人到底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便连忙问道:“人在哪?” “还在藏书阁等候!” 张一凡听了,站起来便走。政务就是签名,就一个县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赶紧去见见偶像,免得等不及就走了。 此时,张一凡不确定来得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不过不管是谁,都是名垂青史的名人。 藏书阁管理员见了,连忙咳嗽一声,说道:“老先生,您要见的人到了!” 罗贯中一听,顿时呆了下,随后抬头,看向张一凡,也不介意他的直呼其名,惊讶地问道:“伱知道我恩师?”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写书饿死人! 朱镜静见张一凡竟然如此开心,就算不为别的,就只是能让夫君如此开心,她也跟着开心了。 “哈哈!”张一凡听了,很是高兴地走到她面前道,“我也不知道,但是神交已久,走,一起去见见。” 老者听了,依旧是一脸难以置信,看看张一凡,又看看朱镜静,最后看向张一凡,面露惭愧之色道:“是老朽浅薄了,还以为此书作者必然是阅历丰富的人。惭愧,惭愧!” 那老人听到,便抬起头来,看了张一凡和朱镜静两人一下,一眼就看到其他人是簇拥着这两个人的。可是,这两个人,明显不是他要见的人。 朱镜静感受到他的兴奋,也是高兴起来,一边走,一边问道:“凡哥没见过?这位友人是干什么的?” 本来作为文人,他投靠了张士诚,结果张士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劝谏不听,最终离开了张士诚。又因为张士诚和朱元璋为敌,他也不得不放弃了做官,只是埋头写文。 古代其实不存在稿费一说,作者写了书,要想出版,就要自己钱。 “是,驸马!”朱五听到,便立刻答应一声,让人赶紧去办了。 想着这些,朱镜静不由得非常感动! 也亏了张一凡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要不然,肯定会吓一跳:养个罗贯中,专门写小说看?那要是换在后世,岂不是把中原五白这样顶尖的人物养在后院写小说,不往死里更新就能真正关小黑屋的那种? 这怕是每个读者的心愿吧? 此时,罗贯中听了,更是有点不知所措了,这种待遇,除了一开始投奔张士诚的时候遇到过,到了后来,那是四处碰壁,到处受人白眼的。 说着话的时候,他还把手中的那本书翻到封面,指着上面印着的作者名说道。 这两种说法,区别就大了。 罗贯中家原本是做生意的,但是,乱世之下做生意,基本不现实,并且他也不爱做生意,就喜欢故事这类。 张一凡已经知道,眼前这位原来是罗贯中同学,得见真人了啊! 他便恭敬地回答道:“确实有耳闻,有大才,一如先生您!” 不过他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想了起来,便立刻吩咐藏书阁管理员道:“你且先回去,好茶好水招待,我马上就到!” 说到这里,张一凡又笑着说道:“不过这里没有驸马和公主,是前辈和晚辈的关系,这写书方面,还请罗老多多指教!” 不过她想到,这人是夫君神交已久的好友,便压着心中不快,淡淡地说道:“实不瞒老先生,这些故事都是我夫君所述,由我整理成册的。” 朱镜静这边,却是没有任何障碍,在那边认真地翻看了起来。 在她的观念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正张一凡如何,她便如何! 随口一说,都是参考后世网络小说的分成方法,不过张一凡马上回过神来,感觉有点对不起罗贯中同学,便马上又改口说道:“或者这样,您写书,卖书由我,销售收入,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刚穿过后衙园,就看到朱镜静和秋菊两人正在大堂内琢磨食谱,张一凡便高兴地喊道:“镜静,走,访友去!” 可是,这个老者似乎并没有听见,依旧在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中的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