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95章 小题大做 随着香山县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阴暗的一面也在增长。特别是捞偏门的,也就是所谓的坑蒙拐骗抢等事情,都有发生。 对于这些,张一凡也是有经验的,后世小时候曾去南方某火车站,那叫一个乱,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也是有警惕的。 在张一凡这个层面,类似这样的事情,是很少能听到的。如果他真得只是一个十八岁的明朝人,可能也无法获悉背后的真相。 但是,他不是。 都闹到了要敲鼓的地步,按照概率来说,这绝对不是第一个。在张一凡这个驸马看不到的地方,乱象肯定已经滋生。 按照那人的控告,说歹徒还有在衙门做事的亲戚。这个话,不能确信,但也不能不信! 张一凡相信,底下人对于社会上的事情,肯定会有了解,只是没有报到他这里来。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不想惊动他;另外一种,干脆就是有利益关系的。 这种情况,小到一个县衙,大到朝廷,其实都有类似的情况。也因此,大明朝才有厂卫存在,而不是只听信官僚的一面之词。 张一凡只是县令,而且只是当三年,并不适合拥有自己的“锦衣卫”。 对此,张一凡只是给他回了两个字:且看! 倒是朱镜静给张一凡开了个玩笑,让张一凡给犹豫了下。 张一凡听了,摇摇头说道:“不止是抓这一伙,我准备来个大的,彻底清理下香山县,顺带着解决下香山县这么快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对于他的安排,朱镜静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驸马,您不是说最好不要让人看到么?”朱五听了,辩解道,“如此最妥当,没人发现他们被带来了!” 他是朱元璋为了张一凡这边,特意派他过来当这个知府的。 听到这话,张一凡沉默了。 这不,张一凡在转入后衙之后,便立刻吩咐跟在身后的朱五道:“你找个人少的时候,去把刚才那对夫妻带来后院,我要再问话。记住,尽量不要让其他人发现。” 认识上的不足,让张三以为,只要不是杀人那种大案子,其他事情其实是小事。并且,张三以前没做过典史,也是让他做事的时候无法尽力的原因。 张一凡见了,连忙挤出点笑容,安慰道:“不要怕,这是为了不惊动歹徒,免得走漏风声才这么做的。你们是不是没吃饭?来啊,赶紧给安排吃的招待下。” 说到这里,张三又苦着脸说道:“这些小事,不但难查,还耽搁功夫,衙门做起来真得是吃力不讨好。” 因此,他便去信提醒张一凡,说这么个搞法,很可能会让外人望而生畏,不敢再到香山县做生意,把香山县目前良好的势头给搞砸了。 不要说香山县境内没有豪强,就算是外地来的商人,背景再大,还能有以前的永嘉侯大? 说到这里,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你回去之后,给本官写一份报告,内容就是外乡人的功劳!明天就交上来!” 这时候,麻袋解开了。本来里面的两人一直在挣扎,但是听到对话之后,他们都停止了挣扎。 看到驸马是认真的,他也不敢辩解,只能一脸苦逼地走了。 何荣听了,一边去接书信,一边问道:“爹,驸马这是又要做什么大事?” 张一凡还是采用了老手段,公审这些犯人,由类似郑宝陆这样的苦主,上台控诉,诉说被抢之后的处境,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不要只看被偷被抢了一点钱财而已,要知道,这点钱财,很可能就是别人的希望! 让人有点意外的是,这些被抓的犯人中,竟然有四分之一左右是香山县本地人。也确实有两个,还是县衙里面做事的。 另外,管治安的典史张三,玩忽职守,不尽职,仗二十,罚没年终奖金。 郑宝陆在大堂上见过张一凡,当然知道这位是驸马,不是冒充的,听到他的这个话,便稳定了心神,连忙放开媳妇磕头道:“驸马爷明鉴,草民确实是韶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