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公差下香山-《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因为皇帝的话里,虽然听着有震惊之意,却没有质疑的那种。

    施彦才这边,也没有再反对。

    或许也是基于此,朱元璋比原本历史上,提前定下了《洪武正韵》的修改版。

    因此,一听这个价格,施文昱都不等他叔说了,直接站起来向张一凡,惊喜地说道:“驸马爷,我做,我做!”

    “哈哈哈……”张一凡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罗老,你以为我这么做是会亏本么?”

    朱镜静听了,顿时眼睛一亮道:“就是你有的时候唱得那种?”

    只听张一凡继续说道:“起点社下面,我准备设立作者部和说唱部。这个说唱部便是说话那种,不过具体形式要改改,是这样……”

    因此,罗贯中心中很清楚,这还是驸马自己出钱在养着自己。如今又加上恩师的家人,就更破费了。

    紫禁城文华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在他身边,则是太子朱标站着。

    他说:“朝廷悬爵禄以待天下之士,而资格是为常流而设。若有贤才,岂能拘泥于此。今后庶官若有才能而居于下位的,当不次擢用,不拘资格。”

    李善长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冷笑了一下。因为他知道,面前这位皇帝,最恨得,就是有人骗他!

    就算是他的女婿,当红的驸马,皇帝要是确认这个驸马骗他,也绝对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罗贯中:“……”

    张一凡看着他们,又接着说道:“这个通俗文学起点社,我是想长久办下去,并且流传后世。因此,我一直补贴钱是不现实的,所以要让起点社能赚钱,你们好好努力,回头就算我父皇那边没什么结果,我也会把这个起点社运作好了,给你们一份足以传家的财富。”

    可他们也知道,就连罗贯中都很可能让起点社亏本,就更不用说他们了。

    他之前写得书,已经印刷出来了,放在书店卖,他自己都有去蹲过,发现压根没什么人问津。

    反而是罗贯中,有些不安,站起来向张一凡说道:“驸马爷,我们免费在这里吃住就已经让您破费了,您再这么出钱,我们……我们……”

    也是这个原因,他就没有把这个起点社定为官办。

    张一凡给他们详细解释了这个之后,用肯定地语气说道:“只要你们做好了,我都可以给皇上推荐你们。就算这远的不说,就说现实一点的,香山居会给你们出场费,一次一百文,一个月三十天,早晚两场,那便是六贯钱了,然后和起点社五五分成,如何?”

    李善长等人听着,不知道皇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开始的时候,李善长发现身后这些人都是编撰最新版本《洪武正韵》的官员,他以为是和《洪武正韵》有关,结果没想到,皇帝一开口竟然是说香山县的事情。

    张一凡说着说着,还亲自示范了一段《三侠五义》中的剧情,如何评书这种。

    ………………

    这和之前太子南下“走亲戚”的名义完全不同,那算是私事,而这是公事,也是朝廷第一次正式向香山县派出了官员。

    罗贯中听了,也是不安,正要说话时,却见张一凡笑着用手示意了下说道:“几位先听我说完再说!”

    就张一凡来说,他觉得评书就是评书,主要以讲故事为主,外加吹拉弹唱的,那就有点喧宾夺主了。

    朱镜静:“……”

    罗贯中听了,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张一凡不说话。但是,他的脸色却是明白无误地表明,驸马就是亏本的。

    施家两人,以为自己和驸马关系很好。可罗贯中自己知道,他和驸马也是素昧平生,以前就没见过的。

    然而,这个话,他也只有在心里说说而已。

    《三国通俗演义》是忠义,忠君报国;《三侠五义》是侠义,保包公,惩治贪官污吏恶霸。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没有立刻往下说话,而是再次扫视了下底下这些人道:“朕先行派卿等前往香山县观摩,看看香山县推行教化之事如何了?顺便,也和驸马探讨下如何更简单、方便地教化世人,让朕之子民都能读书识字。有两件事,是需要卿等去香山县做的。”

    藏书阁那边,倒是有人借着看了,但是也没有驸马写得那些书更受欢迎。

    张一凡说到这里,转头看向自己的媳妇说道:“以后这个起点社,就由你来管。按照那些官办厂一样来管理,记账。你再招一些嗓子好的女工,归于说唱部,编一些通俗曲子来传唱,宣传我们通俗文学起点社,以及县衙所需要宣传的内容。”

    对于这些,张一凡都是看在眼里,便笑着说道:“今天过来,主要是想着,新来的两位,感觉没有发挥出才能,因此,我想着改组下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

    李善长想着这个,不由得心中一动,该不会是皇帝还要派人去核实,所以把他召来了?

    底下,站着一大群人,为首那个人,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另外还有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宋濂,国子司业乐韶凤,以及王僎、李叔允、朱右、赵埙、朱廉、瞿庄、邹孟达、孙蕡、答禄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