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遭老罪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没错,是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那个,好像是韩国公。谁敢得罪他!来我们这么远的地方,伺候都来不及!”

    就见修理河道这边,大概有两百来人的青壮在忙碌,补着河道上的一大块缺口。从痕迹上看,该是被暴增的河流冲垮河堤的。

    李善长这边,又点了一个看着老实一点都青壮道:“你来说!”

    其他人听了,都大着胆子点头附和,不过不敢大声。

    闻讯赶来的广州府知府方克勤也是提醒道:“是啊,太师,风灾刚过,回头指不定还有下好多天暴雨,并不适合出行。”

    他是带队的,韩国公,爵位之高,更是碾压其他人,他这么决定了的事情,谁也没法抗拒。

    说着话,他转头看向一大群下属,又道:“当你我共勉,以太师为榜样,立刻上书,请求朝廷赈灾!”

    李善长都不用亲自出面,底下自然有人上前,吆喝着让路。

    听到说话,这些官员便纷纷转头看去,果然如此,顿时一个个又都感慨叫好起来。

    李善长见了,坐在马上露出同情之色问道:“本官听闻,此次风灾乃百年一遇,你等损失可否严重?”

    要是以前,他可能还不觉得怎么样。可如今,身为番禺县令,他少不得多次和驸马县令打交道,一对比之下,他就觉得,驸马县令,才是真正大明朝的好官!

    就是不知道,这个要求甚严的太师,到了驸马的地盘上之后,是不是会和驸马起冲突?

    他感觉,驸马是吃软不吃硬的,别人或许会怕这个韩国公,但是驸马未必会怕!

    最好这个韩国公,能在驸马手里吃个扁,如此,值得醉上一回!

    ………………

    然而,其他官员一个个都蔫了吧唧的,但是,李善长在进入香山县之后,竟然一下就精神了起来,还吩咐把车窗打开,不顾太阳的照射,不时伸出脑袋,查看四周。

    他这个,就有点像小屁孩刚到一个地方,很新鲜好奇,东张西望那种。

    于是,他便开口吩咐道:“走,都到香山县了,我们奉旨了解民情,过去看看。”

    于是,方克勤这边,不得不去协调了蓝玉那边,派了一个总旗,领着一百来人的军士护送,前往香山县。

    过了好一会之后,终于又有人开口,指着一处地方说道:“看那边,有好多人,在修风灾破坏了的河道!”

    根本就无视地方灾情,只是催着赶路,言语间还很不客气。

    就只是浙江省这个产茶大省,一年茶税的钱,就有记载过,只有二两银子,谁敢信?那个王朝能这样?

    此时,李善长这一开口,顿时就扫了众人的兴致。

    看到他们这些显眼的一群人过来,修理河道那边的人群中,出来了一个穿着县衙吏员衣裳的人,匆匆过来迎接。

    一路上,到处都是风灾留下的痕迹,官道被淹没,冲垮,桥梁断掉,让他们一路走得非常缓慢。

    让旁人听来,真得感觉韩国公不亏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把皇帝旨意放在了最最重要的位置!

    说到最后,李善长和缓了点语气说道:“当然,身体有恙的,本官也不是不顾人情的,可留在广州城养病,等病好了再去香山县汇合。至于其他,都随本官即日南下,不得延误。”

    “对啊,还是香山县好啊,有一个驸马当县尊,就不用这么低声下气了。”

    最为耽搁的地方,就是官道被洪水冲毁,不得不用船来回运送这支队伍。

    年轻人,比较冲动,藏不住事,容易说出真相。

    于是,骑上马之后,关系好的,便凑在一起点评起看到的一切了。

    但是,李善长这么说了,也没人反对。因为他们都对香山县很好奇,看到香山人了,当然也想了解下的。

    忽然,有个官员用手指着侧前方说道:“伱们看,真如传言啊,这香山县的农村,竟然也都是水泥房子了!”

    “……”

    他身后的官员,都没说话。不过他们也不相信,觉得这个年轻人说谎了。

    这些官员还都是有才华的,甚至即兴赋诗一首,互相之间再追捧一下,倒也冲淡了路途的劳顿。

    乐韶凤听了,不由得赞道:“原来是驸马做到了未雨绸缪,那就难怪了!”

    可李善长听了,却是一声冷哼。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