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又被坑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这个时候,他倒也没有小心眼,基于太师的身份,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问题。

    于是,他便派了个随从去问问情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用说,大半年,快接近一年的时间没见,香山县比起之前,又大了几圈。并且外围还有很多工地,正在平整道路,修房造屋,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但是,宋濂感觉到,这种灾民抛弃田地逃去香山县生活的方式,不好!

    就这么下去的话,第一,香山县有这么多粮食养活越来越庞大的人口么?

    第二,广东其他地方的百姓越来越少,田地怎么办?

    带着这个忧虑,他终于又一次来到了香山县。

    宋濂听了,不由得叹了口气。

    “还有,我听说,这里的房子,就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就翻倍了。”

    随从似乎是看出他在想什么,便又对他说道:“小人问过,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想要老家的田地了,说去了香山县打工,一家子还能过得更好。留在老家的话,一个天灾,一年白辛苦不说,甚至还可能连吃得都没有!”

    这不,每天傍晚回到驿站之后,他们讨论的,就是香山县的经济了。

    虽然李善长的直觉,感觉那位洪武皇帝是不可能真得把自己的女婿剥皮充草,但是不管如何,真要找到证据,那也是一个把柄啊!

    方孝儒一听他们的疑惑,便立刻笑着说道:“这事儿下官知道,在香山县,只要涉及到重要的民生物资,比如这粮食,驸马都设立了香山县官办粮店,负责粮食的收购和售卖。”

    乐韶凤听了,有点严肃地说道:“要灭番邦小国,不是那么容易的。离得远,后勤压力就大。那些蛮荒之地又多高山,大河,行军也是不便。不说打仗没有必然把握,就算有把握打胜仗,可付出的代价怕也是会很大。要发起战事,还是要慎重啊!”

    在宋濂等人进入客船之后,随从就赶回来了,向他禀告说:“大人,这些都是广东北方的灾民,等不及朝廷赈灾,去香山县讨生活的了!”

    宋濂看着码头上的人,很是有点疑惑地说道:“怎么这么多扶老携幼的,这是一家子一家子地往香山县去?”

    以前他陪太子去过一次香山县,同样是坐船,虽然是坐了战船,可在码头这边,同样是能看到人多人少的。

    香山县的码头,也越加地繁华,不但是外乡人拥入香山县,并且还能看到不少客商,带着货物上上下下。

    听到乐韶凤的话,一众京官顿时就哗然了。他们的俸禄才多少钱,驸马随便一下,就赚了他们几年的俸禄都不止,有一种要吐血的感觉!

    听着这些人在抱怨,李善长忽然心中一动,该不会驸马的软肋是贪财吧?

    李善长一听,就有点奇怪了。

    其他人听了,却是没想到他的“用心良苦”,还以为太师是为了他们好,便一个个都是答应了。

    于是,这些京官趁着出门的机会,不但开始走访香山县的教化事情,而且也顺便开始打听赚钱的事情。

    因为他终于发现了驸马的一个真正缺点,就是在军国大事上容易纸上谈兵,动不动就灭了人家,可他会知道,动刀动兵哪有这么容易的!

    驸马,便是又一个赵括也!治政上不是,兵事上是没跑了!

    李善长决定了,等回到京师之后,就从这方面下手,捧杀驸马!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