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13章 突发事件 关系最好的朋友见面,自然是有一些前奏的,然后才会聊上正经的话题。 就听朱棣高兴地对张一凡说道:“我已经在江阴办了你那种武备堂,我称之为水师武备堂,就用你那些香山人为教头,如今已经有五艘战船上配备了能开那种轰夷大炮的炮手了。”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遗憾地补充说道:“只是轰夷火炮太少了,京师这边铸造出来的火炮,更多的是要运往北方,还有西南,我看父皇的意思,该是准备收拾盘踞云贵的鞑子了。” 张一凡听了,笑着说道:“这两年你扫荡了沿海的倭寇和海盗,清理了一遍,都没什么敌人了,父皇自然不可能先把火炮拨给伱的。” 朱棣承认这点,随即,他又有些兴奋地说道:“过了年,我就二十了,该是可以就藩了。我打算主动给父皇说说,这样我就藩北平之后,就直面草原的鞑子,还有辽东的鞑子,我就有机会去收拾他们了。” 他们这边在谈兵事,镜静和燕王妃,也就是徐达的女儿去另外一边说他们女人家的事,给两个老爷们留出了足够的谈话空间。 张一凡听了,便问朱棣道:“那水师怎么办?不要了?” 朱棣听了,有些犹豫道:“那要看父皇的意思了。” 有点看出来,他明显有点舍不得了好多心血的水师。 张一凡见他的样子,也是有点替他遗憾道:“其实水师挺好的,只要是沿海地方,你有了水师,想去那就去那。可以选择任何一处海岸线登陆,就如同倭寇骚扰我们大明一样,这么长的海岸线,太难防了。” …………………… 胡惟庸儿子胡士吉也听到了,要是往常的话,他也不会惹驸马公主的。但是,刚才他感觉是差点要了他的命,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了? 春节里,正是走亲戚,拜年的时候。 不用张一凡说话,朱五已经厉声喝道:“大胆,敢在驸马、荣国侯、临安公主面前无礼?” 李善长一听,当即训道:“我要是见了他,那就是我闹心了!” 喊着要弄死张一凡,看看谁弄死谁! 老朱家护短,绝对是非常有名的。不止朱元璋,朱标同样也是。历史上的秦王胡作非为,朱标一样给他求情。 这个儿子,真不如那些猢狲省心! 胡士吉一听,撇了撇嘴,听他爹的话,跑出了内院。 这老丈人是真得能生,亏了不是普通老百姓,要不然拜年的礼包都准备不了那么多。 李琪见此,有点奇怪,等了一会,看他爹的脸色,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便有点好奇,问道:“爹,你在想什么?” 帮理不帮亲,这种人是非常少的,更不用说,道理还在张一凡这边。 张一凡的目光有点冷,刚才那胡惟庸儿子的话,他听出了一些意思。 李琪听得迷糊,听完之后,有些不高兴地说道:“爹,你这是干什么?让那小子又在陛下面前表现去?他还不够被陛下看重么?” 张一凡自己这边,已经基本上把修建玻璃厂的事情定好了。就等年后动工。包括那个别院,这个是自家的,也要动工。 春节出门拜年,自然不可能穿官服,因此,这军官第一眼没认出来。但是他却是知道,在京师驾快车的,那肯定有宰相的儿子。 不管是什么人,都能看到身上有血迹。也亏了这是一年四季中最冷的天,都是穿得厚厚的,要不然,估计更惨。 说时迟,那时快,朱五这一箭,犹如闪电一般,眨眼间就钉到了那领头的马脖子上。 张一凡和朱镜静在马车里说着话,忽然之间,马车一下停住,然后听到外面护卫的朱五大声喝道:“避让一边……” 这动静有点不小,虽然张一凡所坐的马车停下了,但是他还是听到了马车疾驰的声响,以及路人的尖叫声。 这个老爹,肚子里的弯道道太多,反正自己是搞不懂,算了,不想了,就按爹的意思去办吧! 一直到朱棣吃完饭离去,他似乎都有点魂不守舍,一直在考虑打仗的事情。 他实在搞不懂他爹到底想干什么?虽然明面上好像他爹是在帮那小子,不过听这语气,看这表情,又好像是对付那小子的方法。 说到这里,朱棣没等张一凡说话,就自顾自地说道:“让我想想,再让我想想!” 而且他听出来了,驸马是一定要治这个宰相儿子的罪,他爹估计都不可能罩得住。他一个小人物,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没得选。 这个时候,还是京师百姓出门拜年的时候,路上行人不少。 李琪见了,心中也来气:得,那您自己想着吧! 反正听他爹的意思,还是不见那倭国使者,他就准备溜了,也不见那倭国使者。 如今他没有接下来,这一块就和他没关系了。至于具体的做法,香山县那边都是现成的。 东宫这边,还在春节时分,朱标也是休息的。听闻张一凡和朱镜静过去,很是好奇,怎么又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