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明之赵括和霍去病-《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然而,朱棣才二十岁,真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他的想法,也肯定不是朱元璋这种老谋深算,谋定而后动的原则,因此,他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便立刻又回答道:“父皇,残元而已,一盘散沙,土鸡瓦狗也!儿臣不需要多兵,只要水师继续归儿臣统领,当能以当前之兵力,必为父皇拿下辽东!”

    因此,邓愈便出列,向朱元璋奏道:“陛下,末将愿追随燕王出击辽东!”

    朱元璋:“……”

    这一次,朱元璋都主动问了,带着一丝疑惑问道:“何谓经济的手段?”

    他考虑的,是当前局势下,高丽对辽东的重要性,因此,他原本其实是想着放回高丽使者,拉拢高丽,从而解决辽东的蒙元残余。但是他却没想过,更后面,或者未来会是怎么样?

    此时,听了张一凡的话,他不由得有点警醒起来:自己似乎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了未来!自己的格局,还没有这个女婿大?

    李善长同样很是震惊,他没想到张一凡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回过神来之后,本来就打算捧张一凡的话,立刻便出声赞道:“驸马所言,真乃高见也,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啊!”

    说到这里,他不等有人说话,便马上补充说道:“云南的敌人,没地方可跑,因此朝廷准备好优势兵力进攻,儿臣以为是稳妥之举。但是在北方,更有广阔草原,一旦敌人和我大明官军做迷藏的话,战事便会一直久拖不决,同样对我大明朝来说,是不利的。”

    张一凡说了这么多之后,又把话题拉回最初,正色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倭国杀我大明使者,高丽有样学样也杀我大明使者,如果不加以惩罚,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番邦,一不合他们意思就杀我大明使者,不把我们大明放在眼里。因此,必须严惩倭国和高丽,并且宣传出去。”

    这个时候,在大明境内,朱元璋已经听从张一凡的建议,允许放出去的大明宝钞可以兑换金银,但是,不能把金银用于买卖。去和番邦交易的话,还是以金银来当货币的。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又是有点意外。

    此时,他给朱棣说这话,是传授自己的经验给朱棣。

    让他在京师当这个武备堂司业,他是真愿意外出领兵打仗!

    李文忠听了,也跟着出列附和,表示愿意辅佐燕王殿下。

    竟然还能这样玩?

    一时之间,他们都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名义上是宗主国对藩国的保护,实际用藩国的财力养大明的军队,还能牢牢控制番邦。

    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热血豪情之言,是武人的荣耀,也是武人的追求!

    心中如此想着,李善长也立刻跟着奏道:“大驸马所言极是,老臣附议!”

    但是,朱元璋却依旧保持着清醒,虽然是有些赞许,他也同样大明能那么强大,可联系现实,他还是冷静地说道:“打仗不是那么好打的,要不然,朕早就发兵攻打云南和辽东的敌人了。”

    这个话确实有些热血,让人冲动,这个话会从大驸马的口中说出来,李善长是一点都不意外。但是,他却是知道,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

    “还有,如今我们大明国内是用大明宝钞,如果等到以后,我们大明和番邦交易的时候,不再使用金银,而是番邦也使用我大明的宝钞来交易,甚至他们国内都使用大明宝钞来交易的话,那我大明就能牢牢把握这个国家的财力,同样能把这个国家绑定在大明身上。”

    李善长听了,不由得心中暗笑。大驸马的这个话,果然是和赵括一个样。说得头头是道,可真要做的话,不知道难于登天么?

    但凡有把握的战事,莫不是以多欺少,以有备击不备!

    就大驸马所言这种,最有可能的是,那所谓的精锐之兵去诱敌,结果诱饵被敌人吃了,鱼儿却是跑了的。

    “当年大汉帝国都有说过,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难道我们大明朝就差了,不敢向天下宣言,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