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情不自禁-《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26章  情不自禁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一直觉得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强,厉害!可到底是多强,多厉害呢?

    汉之霍去病,就是所有武将的标杆!特别是元末明初的局势,还和霍去病追亡逐北时差不多,对付的都是草原上的敌人。

    如果张一凡不提霍去病,那在场的这些人,可能下意识地就不会去想着和青史留名的霍去病去比。可如今张一凡提出来了,那霍去病就是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的心头。

    打仗厉不厉害,杀鞑子猛不猛,对比下霍去病就知道了!

    这么一比,眼前这场大捷,真得不算什么!

    一如大驸马所说,这只是把敌人关在自己屋里打,就算打赢了,家里也会被波及。可人家霍去病,那是冲人家家里去打,并且还能打赢,打得敌人没有招架之力,一招趴地上那种。

    这么一对比,差距之大,非常明显,谁还能得意得起来?

    张一凡看着朱棣,还有蓝玉等人,被自己打击了一番,便沉声说道:“这一战,永平府的百姓,多有死伤。这个仇谁来报?鞑子的主力已经在关内全军覆没,我已经问过那些俘虏,他们的营地就在关外灰山一带过冬,谁去报仇?”

    有仇必报非君子!就许鞑子入关劫掠,如果不去报复回来,鞑子再次入关劫掠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有顾虑!

    不管是谁侵犯大明,都要狠狠打回来,让所有大明的敌人知道,下次还敢来入关劫掠的话,就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一听张一凡的问话,这些大明朝开国武将,都不是孬种,立刻就回应。

    “我!”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能冶炼出钢了,但是还有一个产量和成本的问题,也就是冶炼方法的问题。当初张一凡定下先烧制水泥的时候,其实就有为炼钢做的打算。

    结果没想到,正在这时候,却响起了号角声。

    看着那首级,又看看底下那些投降的鞑子,张一凡忽然明白过来了。朱棣杀那朵儿不,就是给底下那些投降的鞑子看的。

    朱棣其实也很想去,但是听到了蓝玉的话,最终决定道:“好,就你去,骑兵都带去!”

    集合在永平府这边的骑军,有一万五千多,就算有负伤或者太过劳累,一万骑军肯定是凑得出来的。

    治政方面,他是服了张一凡。但是他不允许张一凡在他擅长的兵事上,也来指手画脚,这是他的底线!

    朱棣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看着蓝玉也说道:“赶紧去休整,明天就出发。不要忘记,确认军情,带好向导!”

    张一凡挣扎了下,压根就无法挣脱激动中的朱棣的两只爪子。

    “不用你说!”蓝玉听了,冷冷地回答一句。

    说完之后,他看到张一凡冷着的那张脸,便不等张一凡说话,连忙补充说道:“好,我保证,我保证再也不抓你了!”

    说到这里,他又指着城下一处地方说道:“那些是俘虏中已经投降我们的鞑子,有他们带路,说不定一天就能赶到。如果他们不配合的,大军到了之后,杀得便是他们家人。”

    相对别人来说,朱棣更为重视火器。后世他当了永乐大帝之后,设置的京营三大营中,就有一个神机营,用得就都是火器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成建制配置火器的军队!

    张一凡一见,连忙挣扎,试图甩开朱棣的两只手。亏了是这大冷的天,身上穿得厚,要不然非被这个老六给抓疼了!

    但是只要是个人,只要稍加训练就能用这个突火枪,并且近距离射击的话,威力比冷兵器要大很多,中着非死即伤,压根没法再打,不像冷兵器一样,只要穿好了盔甲,身上挂满了箭,一样能生龙活虎地继续砍人。

    张一凡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发现,天又开始下雪了。

    说到这里,他又赞道:“鱼松确实是个好东西,埋锅造饭的时候,配一点鱼松,很受军中将士喜欢!”

    根据历史记载,炒面这个,在清初已经有记载,但没有更早的记载。唐宋时期,倒是有大饼当军粮的记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