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当然是抓俘虏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张一凡一边跟着去军机殿那边,一边心中想着,回头得把蒸汽机也搞出来,只要出了蒸汽火车,那大明朝的交通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那个柳家村的小子,怎么会如此聪明,还能想出信号塔那样的招?如今皇帝又答应修筑长城,以后鞑子怕是没机会打进来了!

    他正懊恼地想着呢,忽然间,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又转愁为喜了。

    反而是已经走到殿门处的朱棣听到,转回头回了一嘴道:“早点把鞑子灭了,那就早点能回去和大妹团聚,别磨蹭了,赶紧的。”

    说完之后,他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道:“但是修长城的人力怎么办?这北地人口本来就少,如果再抽多壮丁去修城的话,肯定一样会影响民生啊!”

    剩下的那些战利品,除了赏赐军中将士之外,其余也要用于明年修筑山海关一线工程之用。

    朱棣一听,便立刻看向张一凡道:“一凡,这种事情,你最擅长,你看看怎么解决吧?”

    为啥?

    一听这话,正在埋头喝酒吃菜的蓝玉,立刻就抬起头来,露出感兴趣的样子,看向张一凡这边。

    说到这里,他倒是提醒朱棣道:“你不是有水师么,已经清剿了沿海的海盗和倭寇,可以让南方那边直接海运粮食过来,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了!”

    只听张一凡继续补充说道:“等到年后,渤海解冻,可以行船了。四哥手中不是有大明最精锐的水师么?完全可以走海路去辽东,打他一个胜仗,然后沿海路回来,蒙古鞑子又没有船,只能干瞪眼的份!”

    他是老成持重之言,说出来的,可都是他的经验。

    要说欣慰的,他是最欣慰了!

    一个儿子,一个女婿,如此有出息,那这朱家的江山也就稳了啊!

    但是,后世的人不一样啊!

    然而,有的时候,哪怕他是皇帝,也不是他想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

    年三十的年夜饭上,这几个人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说来年的这些事情。

    徐达听了,便回答他女婿道:“那就从保定,或者山西那边抽调吧。修筑北地边墙,也是北地百姓利害相关之事,他们自然是会出大力的。”

    对这次的封赏,也赶在年前就传到了北平这边,可以说,全军上下,皆大欢喜。

    他的这个话,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了!

    徐达不说,朱棣本身就领着大明水师,自然知道水师的战力如何,海上机动如何!而蓝玉,就因为比试输了,也去朱棣的水师当了几年将领过。

    不过话也说回来,就这个年代,从北平回南京一趟,太远了!垃圾的交通,想念后世的高铁啊!

    他的这些分析,可都是有理有据的。这不,就连蓝玉听了,都是知道没戏了,又低下头去拿筷子了。

    对于筑城这些民事上的事情,蓝玉并不操心,说话就很好。主要是朱棣、徐达和张一凡在说话。

    在朱元璋这边的考虑,北方刚打完了一场大战,明年主要就是修长城了,该是不会有战事。

    稍微一想,他便知道了张一凡所指,便立刻问道:“你说是辽东?”

    因为李善长忽然想到了,他的策略依旧是有效的,就是能捧杀那柳家村小子!

    他这么一提之后,就连徐达都认真了起来,没有一下反驳张一凡的坚持,就在那思考了起来。

    他有些无语,抬头看看他侧面那边的燕王妃,只能苦笑一下道:“连个年夜饭都不能好好吃,我想回南京了!”

    然而,张一凡听了,却是不以为意,马上就回答道:“又不是只有草原深处才有俘虏可以抓!”

    张一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