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两场战争-《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与此同时,北方这边,大明这边也派出了将近六万人马,开始了局部战事。

    在他讲解的时候,朱棣和徐达等人,全都看着沙盘,认真听着。

    观童听了,也是皱着眉头说道:“就算我们要打,当我大军赶去之时,这支明军估计能躲入海州卫,攻城非我之所长,如之奈何?”

    但是,纳哈出却是皱着眉头说道:“徐达确实是用兵老练,出其不意一次也是有的。但是,不要忘记了,徐达也是吃过败仗的。这次辽东这边有大动作,必然是有阴谋的。”

    就他印象来说,包括朱元璋在内,徐达等人,其实都是喜欢以大欺小,用绝对的优势去打敌人,否则就尽量不打,苟着积蓄力量。

    蓝玉说到这里,用手指着辽西走廊一侧说道:“末将建议,要吸引鞑子攻城,诱饵要足够多,先派出夜不收,大力屏蔽并急行军,快到海州卫时让鞑子探马探清楚……”

    张一凡:“……”

    徐达在边上看着这一幕,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微微点头。

    “那个明军将领姓蓝,指不定就是去年攻打灰山那个,杀了他报仇!”

    “对,没错,野战就是我们的天下。那么多粮草辎重,正好归我们了!”

    随后,他们几个人商量完了之后,便正式召集军议。

    朱棣听了,心中默默地说道:“且让你得意!”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末将以为,当立刻出兵,截住明国的援军,在野地里歼灭他们!”

    不过对于辽东的纳哈出来说,那就绝对不是小事了。收到探马急报之后,他就召开军议,商量明军的意图。

    二十万人马的后勤,对土司政策,对残元的策略,他都一一过问,甚至还亲自交代攻打云南的具体战略。大体上要怎么打,都给出了指导。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见朱棣带着一丝兴奋,指着沙盘问道:“如果海州卫这边能吸引鞑子重兵的话,是不是我们可以派出一支骑军,从这里出关,奇袭鞑子老巢?”

    洪武十四年六月上旬,朱元璋以傅有德为统帅,沐英为副帅,领二十万大军,发起了西南战事。

    “……只要我军营造出一种迹象,即准备以海州和辽阳为根基,进一步在辽东推进,鞑子必然不能容忍此事发生,重兵打击就是必然。而最好用的手段,便是断我粮道,最好的地点,便是囤积粮草的海州卫所在。如此,便能在海州卫重创鞑子!”

    散会之后,纳哈出单独约谈了观童,苦口婆心地给他讲大元帝国的辉煌史,又重申明军在辽东实力增强的危害,总之,说得他口干舌燥。

    听到这话,有人不同意了,站出来纠正道:“听说现在大都那边,那徐达也要听一个藩王的,才二十来岁,怕他个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也是补充说道:“如今明国之盖州、金州等地军队,只能自保,只要我们防住大宁那点,明军赶来,也能及时后撤。”

    果不其然,就连一向悍勇的蓝玉,这一次也没帮朱棣说话。

    然而,纳哈出注意到,他手下级别比较高的那些,大都沉默不语。

    纳哈出一听,顿时恼了,大声喝问道:“那按照你的意思,我们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就只有向那些贱民投降了?”

    按照蒙古人的分类,南方汉人那是最低等的,属于绝对的贱民。而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朝,可不就是打了他们脸的么!这让纳哈出这种一直以祖先为荣耀的蒙古人,最难以接受的。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