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谢吉利看他们不肯坐车,拉着妹妹谢小花也要跟着一起走路。 谢大虎拉着板车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跟着谢秋芝屁股后面,像是两个跟屁虫。 谢小花踮着脚尖,两条小辫一颠一颠,拽着谢秋芝的衣角不放:“秋芝姐姐,再教我们唱一遍嘛!就一遍!” 谢吉利也跟着起哄,黑红的脸蛋上全是汗,却亮晶晶的: “秋芝姐,你唱一句,我跟一句,保证不跑调!” 古代农村的孩子很少有会唱歌的,就算哼哼两句的都很少见。 而谢秋芝和谢文不仅能唱歌,还能完整的唱出一整首,这让谢吉利和谢小花对他们很是崇拜。 谢文拎着一根狗尾巴草当指挥棒,故意清了清嗓子:“你们秋芝姐姐的歌不带劲,我给你们换首更带劲的,歌的名字叫《阿里里》!日落西山——阿里里——” 谢秋芝听着熟悉的曲调,笑着接腔:“散了圩咯——阿里里——” “欢欢喜喜——阿里里——回家去咯——阿里里——” 清脆的童声立刻在官道上荡开。 谢小花奶声奶气地拖长音跟着唱,谢吉利不甘示弱,嗓门大得像敲锣。 两个孩子一高一矮,像两只移动的小喇叭,把歌词唱得七零八落,却格外认真。 谢秋芝和谢文每唱一句,他们就跟着学一句,跑调了也不害臊,咯咯直笑。 板车吱呀吱呀在旁边跟着,谢大虎握着车辕笑眯了眼。 他看着自己那两个小尾巴,心里软成一滩温水: “小花,别跑太快,鞋底磨穿了可没新的!” 七岁的小花回头冲他咧嘴一笑,缺了门牙的小黑洞在夕照里分外显眼。 歌声像一阵风,卷走了疲倦。 原本拖着步子的大人们,肩膀不自觉挺直,有人跟着小声哼起副歌。 连谢大虎的板车都轻快了几分,他冲自家俩小崽子喊:“唱得好!再大点声!” 唯独落在谢家村队伍尾巴的谢老太一行人听着队伍前面隐隐约约的笑声和歌声,脸色黑得能挤出水。 谢广金朝地上啐了一口:“唱什么丧调子,逃荒还唱曲儿,真当自己是戏班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