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冰棍制造厂位于潞城厂区,厂外有一条河道缓缓经过。 冰棍厂的大门口连个牌子都没有,里面则是简单的冰冻设备、冰棍模具。 有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倒水、加糖精、搅拌、注模具,最后放入冰柜冷冻。 这些工人们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工作服,工作环境简陋,跟三十年后食品工厂相比,简直还处在原始社会。 朱晓华不由得想,这样的生产环境,如果放在2021年,那绝对是不达标的。 这个年代,人们显然还没有什么食品安全的观念。 冰棍厂的工作人员认识老乔,老远便笑着打招呼:“老乔,冰棍又卖完了啊?” 昨天老乔一下子替他们卖掉了三百根冰棍,他们对老乔这个大客户自然印象深刻。 老乔笑了笑,说:“带朋友过来看看。昨天帮我卖掉冰棍的,就是他。” 那人对朱晓华瞬间肃然起敬,说:“小兄弟,如果你天天能卖出这么多,我还能给你打折。进价两分钱,我可以给你一分五,或者一分二。” “其实吧,冰棍成本也不高,无非就是水、糖精、冷冻的冰柜和模具。” 朱晓华脑袋飞速旋转着,这种情况,跟他想象得差不多,这个年代,由于还没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质量检验,所以生产成本极低。 冰棍批发价虽然只有两分钱,但比起成本,那基本相当于净赚。 朱晓华问:“你们厂每天能卖出多少根冰棍?” 那人伸出一根手指,说:“好的时候,大概这么多,一万根。毕竟厂子小,生产能力有限。碰到阴天下雨的话,可能就只有一两千根。” 朱晓华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说:“这么说,一个月能赚六百到六千块了?” 那人神秘地点点头,答:“差不多。” 朱晓华又参观了一会,才飘然离去。 临走时,那人问:“不批发点带走?” 朱晓华说:“今天的还没有卖完。” 从冰棍厂出来后,朱晓华对老乔说:“这样的冰棍厂,我们也能办一个。不过,前提是,我们要先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老乔听得似懂非懂,问:“那具体该怎么做?” 朱晓华跟老乔吩咐了一番,老乔又折身回到冰棍厂,再出来时,自行车后面又多了两个泡沫箱,里面装着两百多根冰棍。 老乔推着自行车回到广场,贾亮正在树荫下卖冰棍。 老乔按照朱晓华的吩咐,很快做出一个招牌,上面写着:“批发冰棍,二十根起批,每根三分;五十根起批,每根两分。” 贾亮一愣,问:“老乔搞什么鬼,两分钱进货,又两分钱批发掉,图个什么?” 朱晓华微微一笑说:“很快你就知道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 大人们领着小孩在广场上溜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