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若是会场里的人见着周浩,将一副价值连城的画卷就这么随意的平摊在套房的地面上,只怕会惊得下巴都掉在地上,直叹周浩暴殄天物。 而周浩,偏偏就这么做了。 一进门,直接将缺了一角的画卷滚铺在地,弃如敝屣一般没有任何爱惜的心思,而是赶忙盘膝坐下,两眼微垂的盯着画卷。以求抓住脑中残留的那一丝感悟。 灵目中,方寸之间的单调水墨,渐渐晕染出了一副气势滂沱的山水。 眼中山水层峦叠嶂,恍若真实,山上有林,随风摇曳,山下有蜿蜒盘绕的江水,甚至于都能看到朵朵溅起的浪花,眼中的一切除开单调的黑白之外,简直就是活物。 随着画卷在脑中徐徐展开,一副浑然天成如若真实的世界就这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出现在眼前。 “符箓、灵符、意境、笔锋……” 随着眼中不断转动的山水画卷,周浩口中念念有词,一幅幅场景自脑中闪现,点点灵感福至心灵。 似乎抓到了什么,先前的一幕幕闪电般一遍又一遍的在脑中呈现,最后,心中仿佛被什么促动,轻声呢喃了一句:原来是灵韵! 眼前仿佛廉价草席铺在地上的画卷,此时给周浩的震撼不亚于《碎水诀》那本小册子,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色彩单调的黑白画卷,在意识中是一方活着的小天地,而并非单调的死物! 这看似超出常理,可在此刻周浩的意识当中,的确如此。 常言道:看到和做到,是两码事,犹如之前自己不舍昼夜、废寝忘食的临摹前人的书法笔迹,为的是能写出各式各样的线条,从毛笔的笔锋处随心刻画出自己想要的符箓线条。 然而,即便真的做到了随心所欲,也依旧无法真正写出一张符箓,若不是在萧老的书房中被萧老的那一句话点醒,只怕现在仍在埋头临摹。 无法将脑中所思所想付诸实践。 凭借这一番经历,周浩总结:模仿别人的,终究是在追寻他人残留的书法境界,若没有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其中,宣纸上的字迹也不过是一滩线条死物而已。 即便再精致,再惟妙惟肖,也终究没有灵魂,简单的说,就书法上,这便是普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大家的差别,其实两者的运笔和书法造诣相差无几,然而差的,却是那一种流露于心的意境。 更或者说是灵韵!对书法的感悟程度! 起码周浩,是这么理解的。 脑中的《符箓秘藏》周浩也只是凭借超人的记忆力记住了文字以及每一个符箓的形,若没有对于即将写就的符箓感悟,根本无法写出。 就如同此刻灵目中的山水,没有灵目,那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不过是定格在画卷里的死物。 没有一定的品鉴能力,根本无法捕捉到画卷中山水所蕴藏的意境。 而这意境,才是书写符箓的关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