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意境缥缈,灵韵无迹可寻,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若没有对于书法、绘画的极度热爱,没有那种尽善尽美的渴望,没有那种为了书法、绘画而癫狂、疯魔的追求,即便再有意境的画卷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出来。 而当你看到了,看懂了,别人却不一定懂。 然而可悲的是,即便你看懂了,想要将其表达出来的话,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二者之间,又是一个境界到另外一个境界的升华。这也就是书法大家和大师的区别。两人都可以看懂某样东西,都可以做出入木三分的评说,然而唯有大师才能将意境现实化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而书法大家,只会说而已。 这便是在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后的另外一种境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符箓一道诡谲繁复,是一种将天地道韵借由灵力、符纸、线条封存的术法,即便能惟妙惟肖、毫无差距的将每一笔都完美勾勒,依旧只是形似,没有真正的火系灵韵在其中,没有真正的雷系道韵在其中,没模仿大自然宏伟之力的道韵在其中,也只能是形似而已。 而如果有了这‘灵韵’或者说‘道韵’,即便是看似随意的一根线条都蕴藏着无穷至理。 就如同这灵目中所看到的简单山水,每一笔每一画都极近自然,不似人工,而是天地自成,到处透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味。 自此,周浩终于明了无法百分百写出符箓的根结所在,是自己,对天地的感悟和感知还不深刻。 缓缓睁开眼睛,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想不到,单凭人力居然能画出如此不可思议的画卷,这马远究竟是什么人?当真是鬼斧神工了。” 整张画卷没有半分元气波动,肉眼当中,山水画卷也紧紧是寥寥几笔的水墨,但却能给人一种山就应该是这样,水应该就是这样的错觉,真实不虚。 秉持这个念想,周浩再次缓缓闭上眼睛沉浸在《符箓秘藏》中,每一篇符箓都有注解,当周浩以寻觅天地自然的心态重新回忆符箓秘藏的文字后,忽然身子一震。 纵然有些字句自己并不懂,有些意思依旧不理解,可从看得懂的那些注解当中,周浩发觉,以前自己忽略了书中关于各种符箓的性状描写,此时理解起来,仿佛水到渠成,没有半分阻碍。 火烈、水柔、冰坚、土实……等等这些翻译成现代词汇的字句,此时理解起来,别有另外一番滋味。 “原来,符箓的注解便是提升成功率的法门!” 此时的周浩实在是哭笑不得,绕了一大圈,想不到真经就在自己脑中,而且还是本就看过千百遍,烂熟于心的简单字句。 “果然我的刻录方式还是太单一了。” 就拿基础五行术法而言,先前无论是在书写火球符还是水球符,都是同一种心境,现在终于明白,起码写火球符的时候应该想到火焰的炽烈无形,书写水球符时当秉承一丝水的柔韧和百变,以自身对于术法的感悟融入其中,这才是提升成功率的关键! “绕了一大圈,想不到又回到原点!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再次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身下用一亿三千万拍下的字帖画卷,心中没有半点的遗憾,反倒觉得十分庆幸! 若是没有见到这幅画卷,不知道还将困顿在这一关口多久。 将身下的画卷缓缓收起,小心翼翼的放在套房的桌子上,开门时,萧龙象、萧火、杨春风和丁建坤正有说有笑的守在门口。 “周大师,怎么样?可是有什么感悟?”丁建坤直接开口称呼周浩为周大师,没有半分的生涩,反倒觉得十分自然,一旁的萧龙象也是神情复杂的看着周浩,至于杨春风则哈哈大笑道:“怪不得周少您在书法上会有那一番成就,单凭这一份认真,便值得杨某钦佩。” “我在房间里多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