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41章 人心中的成见 道同一听,连忙抬头看去。 果然,就见官道的远处,浩浩荡荡的人流,正往这边拥过来。 已经离得近的那些人,都能看清楚脸了。 虽然道同不认识这些人,可是,从他们的衣着上,甚至干脆说,看这么多青壮也能知道,这些人肯定是被征发去修城的那些民壮。 要是一般情况下,这么多的民壮回来,刚好解决他救灾劳力缺乏的问题,那显然是好事情。 可关键问题是,这些是正在修城的民壮。道同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修好的。 而那个永嘉侯也是非常强势,明确放话过,修城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不可能放人的。 换句话说,眼前的这些民壮,那是全都逃回来的。 这么多民壮,这一下,就连道同都是大惊失色了。 看这样子,该不会是杀官造反,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一起回来吧? “看来这个驸马是个好人啊!” 至于具体的细节,再问的时候,张三他们就说得含糊不清了。 还真别说,进入香山县之后,官道两侧的农田也罢,还是不远处的村子,竟然都看不出遭受风灾之后的灾情。 这大明开国之初,天下未定,造反的事儿也不要太常见。特别是在这广东,陆地上造反站不住脚,那都是能逃海上,逃南洋去的。 “难不成就和永嘉侯说话的那几个人里面,就有当朝驸马?” 张一凡当初的事迹,当然在官场上是会传开的。毕竟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介草民,却能怼满朝文武,还有何人敢那么做? 反正他们一致认为,永嘉侯是绝对不可能那么好心,找了个理由放他们回来。 “是啊,典史老爷这些天真得很辛苦,每天忙碌,都说不能让驸马县尊到了还不能休息!” 人群在他面前站定,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亏了亏了,真要知道是驸马的话,怎么都得看看啊!” 张一凡骑在马上,看着这个明显不是广东人的县令,脑海中立刻想起了他原本枉死的结局,这是个好官。 其中一个民壮对道同说道:“县尊,那永嘉侯说什么驸马的要求,就暂停修城,让我们回来先救灾了!” 张一凡也不和他客气,带着对他的成见,驱马前行,同时开始观察官道两侧的情况。 “……” “真得么?”他手下听到,一个个都是松了口气,不过还有人担心,说道,“会不会是装出来的?” “县尊,危险,县尊危险……” 大胖子听了,连忙答应一声,让那些乡绅和百姓都退到官道两边,然后用手示意,请驸马公主前行。 看着那么多民壮拥过来,不少人的腿肚子都是打颤的。 这些民壮一听,立刻又惦记起家里的情况,便连忙又散了。 说完之后,他为避免听不清楚,就用手一指当面那个民壮又说道:“你来回答,其他人不要说话!” 此时,道同已经搞清楚了这些民壮回来,那是合法合规的,顿时就是欢喜,连忙大声说道:“休要说话了,你们哪个坊哪个都的,都赶紧回去准备救灾!” 道同听了,看了张一凡一眼,然后又看看其他人,心中大概有数,便又向张一凡郑重一礼道:“下官代番禺县百姓谢过驸马救灾之恩!” 他应该是把整个县衙的人都带来了,身后的那一群,该是香山县的乡绅,再之后,该是香山县的部分百姓吧? 于是,这个被点名的民壮便回答道:“确实是,但是我们没看到有驸马,就只是见到永嘉侯和几个人说了下话,让我们都走了,那我们就赶紧回来了。” 打量了下之后,就有人忽然喊道:“快看,那是不是和永嘉侯一起的人,会不会是那个驸马啊?” “……”道同听了一愣,随后,他立刻严肃地实话实说道,“回驸马,番禺县刚受风灾,虽然下官收到上命说要迎接驸马,可实在走不开。” 就算给这些民壮发了武器,让他们在永嘉侯眼皮底下造反,那肯定也没法造反成功,都不需要永嘉侯多少力气就能把他们都给镇压了的。 “我们那边的良田,本来被水淹了,也亏了典史老爷亲自督查,很快就修好了!” 一听这话,这些民壮顿时就炸了。 ………………………… 道同这边,当然是知道的。永嘉侯和广东布政使那边联合要求周边官员都要去迎接,并且就在今日,只是他没去而已。 “对啊,永嘉侯都要给面子,以后你们香山县还怕谁?” 等到张一凡一行人走远之后,道同的手下才有些担心地问道同道:“县尊,驸马主动提及您没去迎接,会不会以后对您不利啊?” “是啊,还让我们一起喊,说谢驸马恩典呢!” 典史听得有点懵,不是私自逃回来?那北城也应该没修好啊?县尊之前去找永嘉侯想要先让民壮回来,还差点被永嘉侯打,这不明摆着不可能在修城结束前放他们回来的啊! 想不明白之下,道同连忙迎了过去,他要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哦?”张一凡听了,有些怀疑,这不应该啊? 难不成,自己这是以貌取人,误会他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