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大部分的时间,张一凡都缩在府里不敢出去。好在北方这边都有火炕,房子里是绝对暖和的。 只要半天时间,北平这边就能知道任何一地发生的情况。这在以前,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张一凡一边指挥着让他们做出对应的手势,一边拿出他赶工出来的密码本,给站他身边的朱棣和徐达解释。说穿了,这种信号塔的传递方式,其实很容易理解。 就是先根据密码本,把想要说得话翻译成数字,再通过信号塔用不同的手势组合把消息传递出去。只要看到,那就能传递到。而有了望远镜的情况下,就能在更远的地方看到。 李善长恐怕想不到的是,压根就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开。所有将领,都在盯着大驸马所提及的那个信号塔。 随后几天,张一凡在燕王府安顿下来之后,立刻开始着手信号塔的制定。 接下来,自然是徐达选中的山头,修建信号塔以及部署操作和守备信号塔的士兵,军中所有的望远镜,也先都收集起来分配给这些信号塔士兵用。要等南京那边新一批望远镜运到之后,才会重新给军中将领配备。 回头遥望即将看不见的北平城时,李善长那是一脸奸计得逞的笑容:终于把大驸马忽悠到了前线,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如果一个搞不好,出点意外的话,那就更好了。 虽然说,之前张一凡所说,这种信号塔的传递消息,就像和人说话一样,还是有点夸张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相对烽火台那种,就真得是能说话的。 徐达甚至都已经下令,在山西那边也开始推广。按照张一凡听到的消息,反正北方人都在说,今年的冬天不冷!这让张一凡差点就信了,出去了两天就又逃回了房子里! 而汉字更是能做到言简意赅,相对西方的字母传递来说,就会更有效率。 徐达一听,顿时大喜,作为领兵打仗了一辈子的名将,最是清楚消息的重要性了,就见他第一个追问道:“大驸马,你这种消息传递,大概能说清楚到何种程度?” 外面开始下大雪,燕王府里,张一凡和朱棣一家子便在刷火锅。 至于天气的缺陷,并不重要。毕竟烽火台也同样受天气影响。并且这种极端天气,终归也还是少数。真得能传递清楚消息的话,这对战事的影响,绝对是难以预估的。 不可否认,不管这信号塔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是有无以伦比的速度优势。 但是,如今张一凡的蝴蝶翅膀,已经引发了很大的变动。因此,他也不敢保证,明年正月的时候,那个关外的朵儿不还会不会来进攻? 这个任务,确实需要有经验的将领来做这个事情,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辛苦的差事。但是,徐达不在意,只要做好了这个事情,蒙古鞑子要么别进关,如果进关的话,天气又不错的话,朝廷官军这边就能对他们了如指掌。 以前的时候,就怕鞑子来骚扰,可如今,朱棣却是盼着鞑子来! 根据张一凡的印象,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有一段记载:洪武十四年正月,元将朵儿不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 张一凡听了,头也不抬,继续刷着羔羊肉,同时说道:“屁,我看就还不行,就军中那突火枪,看着就碍眼。信号塔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回头我就把这个突火枪给换了!” 突火枪就是最原始的火枪,还不如火绳枪,不管是威力还是射击距离,又或者是装填速度,都是全范围碾压的。作为穿越人氏,自然是瞧不起突火枪的。 朱棣一听,顿时大喜,敢情妹夫又有好点子了。他正想追问时,却听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本章完) 第(3/3)页